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老工藝新工藝 ——武夷岩茶的做熟或做香?

文  陳維峰【策展人、藝評人、岩茶收藏家】

從前老一輩人做茶要求做熟做透。換個說法來講,武夷山從祖上傳下的傳統工藝,任何一個師傅做茶,向來不以茶的香氣做為評價一杯茶的質量和師傅的水平。只會以這個茶的紅邊太多或太少,以及茶的苦澀來評價。這也就是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所表示的,武夷岩茶「重水求香」、先走水再求香。

把水做到不苦不澀,但且搖青不能太重,是「三紅七綠」。如果做到「五五分」紅邊超過50% ,茶葉就會出現酵味,這時肯定是不苦不澀,但是就成了紅茶。所以從傳統工藝的角度來說,如何做到極致表現的「熟而不酵」,使能呈現山場質感的狀態,無論是細膩的水感還是濃烈的花果,這樣的做青方式不能說是絕對,但是在做熟做透的工藝之下,也就確保了每泡茶足夠的濃郁飽滿。實際操作上也許是,在搖青的過程中,聞到花果香的時候,就轉熟了,正常情況是要下桶,但師傅可能會去走一圈再回來關機器,讓它再熟一些。在這樣的風格上,滿足了武夷岩茶傳統的做熟工藝基礎後進一步把風格轉而「更熟」,盡其疊加豐富的滋味。

奇 丹(作者翻攝)

而現在更加講究的是同時做香做韻。牛欄坑的標竿人物陳孝文師傅說:「從做茶、工藝的角度上說,不計成本就能做到水不苦不澀,香就無法這樣保證。岩茶做香比做熟難多了。」換句話說,不是你花時間努力就做得來的。香氣的要求更高,需要呈現香氣的幽長、濃銳,它的形成前提建立在這泡茶,品種本身的芳香物質就比較高,採摘、做茶的時候天氣好一點,做青做到「三紅七綠」,這樣出來的茶肯定有清香,很乾淨的花香芬芳,再一次強調絕對不能出現酵味。仔細觀察,部分關鍵在於採摘狀態和製作時候的天氣,這些很大的程度是老天爺給的,可遇不可求。

茶要香,花香、果香、花果香都是香的表達,而且這一點適用於所有的品種,據說每個品種的天花板級別都會無限地接近這個指標,這一點大概被「岩骨花香」概括其中了。岩茶強調的香要求很高,馥郁、濃長、幽遠的香氣。大部分的人剛接觸岩茶的時候,所能識別的香氣是較為刺激、顆粒感粗的香氣。往往要經過長期接觸之後,才會慢慢識別更幽雅的香氣,這樣的香氣往往還是落在水里的。

歸納上述,從工藝角度來說,做香比做熟更難。一方面是大家做茶會有個基本考量,要做到水走透,不苦不澀的合格線,再去求香氣。像岩茶重要的焙火環節,甚至本來就會把一部分香氣焙進水里,增加滋味醇厚和順滑,那麼留香就變成一件難事。

搖 青(作者翻攝)

之所以有些品種正在消失,就是因為它的茶性不容易做出來,它的品種香氣難做,做到不苦不澀很容易,它的品種優勢不凸顯,香氣做不出,長期下來就對這個品種不感興趣了。

山場來說,像一些坑澗里的好山場的茶往往難做出香,崗上擁有日照長的條件能比較簡單地把香氣做出來,坑澗要做出香氣需要整體的氣候、曬青的天氣、工藝到位等等一系列在各項都完美達標的條件下碰出來的。這也涉及到我們說的另一個主題:為什麼有些好茶不適合鬥,暫且先留著吧。

除去天氣的影響以外 ,從做茶、工藝的角度上說,做熟和做香的差別是什麼?以下我們拿純種大紅袍奇丹這個品種來說。

奇丹好做,也不好做。奇丹跟水仙一樣,葉片大而厚。時下市場上做熟的手法,往往把重心擺在搖青,毛茶階段就看得出湯色偏紅。為什麼市場常見的重點放在搖青?這是出於如果師傅擔心,多倒一手青(「倒青」指日光曬菁/加溫萎凋、靜置晾青),多吹一陣風,青葉失水太多,後面就搖不動,葉片內部沒有充足的水分帶動發酵。再者搖多一點後期好焙火,接下來一下子就能做出成品。也因此似乎是這樣「做熟」,能解決岩茶焙火的痛點。做熟的茶不僅好焙,還能減少焙茶次數,不用一道接一道地焙三道火,能大幅降製茶成本。這個過程中,他們很在意青葉里的含水量,擔心倒青太過,葉片吹得太乾,後期青葉搖不動,發酵不起來,因此偏重搖青發酵做茶,最後成品比較容易出現湯色渾、香氣略濁。

然而如果想要追求岩茶更高的境界,就要做到「有水有香」,畢竟一泡茶沒有香它很難列入好的岩茶,這個時候的「倒青」得多做一手。「倒青」時間上拉長兩個小時,使得青葉倒透倒軟了,才進行後面的步驟。做茶人更多瞭解茶葉內部成分在做茶過程中產生的變化,每種成分究竟在發揮什麼作用,他就不會產生額外的疑慮。其實從「倒青」到「搖青」,光有水是不夠的,也不用過分擔心青葉里的含水量不足,重要在於水分與果膠質的配比。適當地加長倒青時間,邊倒青邊「養青」,這樣做出來的茶香氣透、湯水順。做茶恰如其分地走水,恰到好處地發酵,師傅們在長年的養成過程,都知道觀察略輕和略重的臨界點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抓住這個臨界點,難度很大,所有做茶師傅傾盡畢生精力研究,也無法精准地掌握,只能做到盡可能地靠近。岩茶製作的較量,一旦探討做熟還是做香,最終指向的是市場和工藝的導向差別。

提到「養青」,稍微拉開話題一下。鳳凰單欉的工藝製作跟岩茶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採摘標準,它的採摘標準是在岩茶全開葉基礎上少一葉,接近於「一芽二葉」的採摘,接下來就是長時間的「養青」,這種「養青」的方式有一些接近於這兩年來岩茶工藝里流行的「冷發酵」、「冷發酵優雅青」的原理,重點在於「保香」。

回來我們的話題,其實所謂做熟就是近些年流行的「保水」。在做青過程中,就讓葉片的水重、滋味豐富,焙火焙到透,它的濃度和滋味豐富度都焙進湯中,靠燉就可以讓它轉色,橙紅的湯色不一定是和火功匹配的。

那怎麼區別是保水做法和火功高的區別,有人初步觀察到,就是保水做法的湯色似乎掉色不快,幾乎好幾泡湯色都保持一致,但是這個說法驗證少,尚且不能做為結論,僅供粗略參考。

賞茶(圖/小花拍攝)

頂流師傅通過做熟的工藝,確保每泡茶足夠飽滿的狀態,無論是細膩的水感還是濃烈的花香都足夠濃郁,茶湯以一種類似果肉稠滑水感充斥在口腔中。然而一個上乘廚師在面對極好食材時,是不滿足於反覆著同一種烹飪方式的。

會發現這些年這一類做熟、重水感的工藝,火功和熟度上會越做越輕,以便為了突出山場味的同時,同時保留更高的清晰度和細節。品種能提供多元的香,山場能加持豐厚的韻,然而能夠呈現這些的則是火工。

回到前面舉例的奇丹,我們在18年的時候就是做熟焙足的濃烈藥香。到了22年這款奇丹就是雙重風格。一來是,頂流師傅典型做熟的工藝,對待慧苑坑硬底子小山場原料時,在做青中略熟的發酵度,在足夠內質的支撐與發酵度可更大控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到的風味。二來是,是典型基礎上的工藝調整,益發輕調的火功,帶來濃鋭重口過癮的茶湯感受。都焙了三道火,但是程度上是屬於做熟做透基礎上的中火偏輕狀態。中輕火對原料的生態和底質、對做青的要求、對火功的把控要求都會比較高,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一旦不過關,只焙到輕火程度的茶葉,喝起來容易出現青澀的味道,而焙到中火偏輕的具體標準是茶干聞起來也能有著撩人的香甜,這個走向在23年的奇丹上更趨接近了!

其他人也讀了陳維峰 系列文章

 

Related Posts

1 of 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