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大聲/ 李正 台南
「國定古蹟赤嵌樓修復工程」隨著第一階段文昌閣修復竣工,即將轉換進入第二階段的海神廟修復。為避免位於海神廟南側的九座乾隆御賜贔屭碑,因修復工程受到傷害,臺南市文化局將於24日起展開進行贔屭碑保護措施前置作業,在海神廟與贔屭碑之間放置防護板,打造耐壓RC鋼構保護棚架,讓贔屭碑在工程期間能受到全方位的保護措施,同時也能持續與來到赤嵌樓的旅客們相見歡。另赤崁樓也將於7月1、2日連續兩天休園,進行修復工程的一、二期轉換。
臺南市文化局介紹,1786年(清乾隆51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戰事幾乎席捲臺灣西部全境。當時乾隆帝派福康安率軍來臺,並成功打敗林爽文,事後乾隆將《御筆記功詩》五篇,分別刻成滿文四塊、漢文四塊、滿漢合璧二塊共計十塊石碑,紀錄下林爽文事件的始末。這十塊御賜石碑與十座贔屭石基座,自海上運抵臺南府城福安坑水門口,準備換小船登岸時,其中一座贔屭石座意外落海,因此只剩下「十碑九龜」上岸。雖事後在臺灣現地補刻一隻,並與其中一塊滿漢合璧石碑,送往諸羅縣(今嘉義市)安置;另原本的九塊則先立於山仔尾的福康安生祠前碑亭,最終才輾轉三遷來到赤嵌樓旁。
文化局說明,國定古蹟赤崁樓因長期使用與氣候環境的諸多危害,致使建物本體出現裂化損壞,設備也已相當老舊而亟需修復,因此在距離前次修復約三十年之後,於2022年3月31日再次展開修復工程。此次修復工程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修復文昌閣,開放遊客參觀海神廟;第二階段則反之。並針對牆體、屋頂、屋脊、地坪、欄杆、樓梯、木作、門窗、漆作與蟲蟻防治等環節進行工程。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赤嵌樓海神廟於整修工程期間,也特別以「工地展場化」的概念,接力推出「海神廟假設工程」文化科技展示與工區藝術策展行動。前者預計結合夜間光雕投影應用,期望於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期間(8月23日至9月1日),現地重現這座17世紀曾作為臺灣商業中心的重要城市,打造專屬的「臺南400限定景觀」;後者將在接續的施工期間,嘗試以藝術策展的方式,打破文資修復工程現場必然只能圍牆高築的既定印象,將工區打造為「文化資產教育的現場」,歡迎大家今年一定要來臺南玩,體驗這間屬於臺灣的「1624臺灣歷史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