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教育部長讚揚《來自山中的聲音》期許讓台灣在地故事走向國際!

南部最大聲/ 編輯中心

國立中山大學原創音樂劇《來自山中的聲音》Revival版於62122日在衛武營戲劇院感動上演,佳評如潮!兩場次超過1300位觀眾在國家級的戲劇院,享受台灣本土的音樂劇盛宴。演出以布農族古調拉開序幕,在如敘事般相互呼應的合聲中,彷彿將觀眾帶進那片純樸而美好的山林,緩緩訴說一個關於偏鄉孩子們尋找自我的故事,看見他們的掙扎、迷惘,他們所遇見的價值觀衝突,以及如何從接納中成長。劇中有多元的原創歌曲及舞蹈,分別出自音樂家楊文忻及自由舞者張雅婷之手,並由影像設計師王奕盛重新操刀舞台及影像設計、吳怡瑱老師負責服裝設計。在整場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劇組團隊以一種真誠而溫柔的口吻觸動著觀眾,不僅讓觀眾們聽見來自山中的聲音,也聽見自己心底的聲音。

可能是 7 個人、瀏海和文字的圖像

記者會劇照  (圖/國立中山大學提供)

劇中故事取材於六龜發生的真實故事,這群來自偏鄉孩子們,把布農音樂帶上世界的舞台,在國際大賽勇奪第一,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之音。可是當獎項頒發完畢、謝幕之後,這群孩子未來又去了哪裡?編劇暨導演林宜誠,及詞曲創作者楊文忻抱著這樣的好奇心,帶著劇組團隊走訪山上部落,探尋屬於台灣的美麗故事,紀錄下來、淬鍊成這齣音樂劇。劇中描述的不僅僅是音樂帶來的力量,更是當孩子們回歸日常後,如何在必須面對的社會框架及標籤之中,找回自我的完整性、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導演林宜誠表示,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批評的聲音,但批評其實就是拿一個主流的價值觀加諸在每一個獨特的人身上,「因此我更希望每個觀眾看完這齣戲,在感動之餘,更可以試著接納每個人身上不完美的獨特性,接受生活並不是只有唯一的標準定義、每個人都可能採取不同的行動,那麼或許整個社會可以因此成為一個更圓滿的整體、每個不同的人真的可以成為一家人。」

現場劇照  (圖/國立中山大學提供)

而教育部長鄭英耀、中山大學代理校長郭志文、智崴資訊科技公司董事長歐陽志宏、培凱公司董事長林昭獻、大博鋼鐵總經理李宇山也都出席欣賞這齣動人的音樂劇,部長鄭英耀更於演出落幕後上台發表感言,他表示這是一場非常精彩、非常精彩的演出,很開心劇組團隊能把這樣的能量傳播給社會,「看到他們的表演,可以感受到台灣年輕人的生命力。聲音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這群六龜孩子們所擁有的文化和歌聲,不僅是台灣的資產,也是世界的資產。然而這群孩子的時間不是永遠凍結在得到獎盃的那個瞬間,他們仍然在成長,也有各自要面對的課題,很開心導演在深入探訪後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山裡的聲音被全世界聽到。《來自山中的聲音》這個台灣本地的故事,非常的美。」

 

在表演藝術領域有著重大影響力的吳靜吉博士也真誠讚賞這齣音樂劇,「看完戲劇很感動,劇組團隊深入地方小鎮,以同理心調查、研究、了解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普世價值,然後將收集的資料轉譯成故事,在這裡就是共創音樂劇,對內對外演出分享共感,讓我們可以聽到來自山中的天籟聲音和劇中人物揭露的心底話。」

▼教育部長致詞 (圖/中山大學提供)

Related Posts

1 of 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