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大聲 / 曾彥霖 台中
台灣臺灣不少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正面臨消失危機,國立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針對技藝傳承出現斷層問題,提出「三個階五定論」振興策略,首先把工藝清楚定義,接著找出工藝的定位,然後幫工藝品找到應有的定價,從定義到定向、定性找到定位,再到定價,三個定都釐清後,並能結合生活,與時俱進,知所創新,讓年輕一代願意進到工藝產業,而成為最符合現在人需求的幸福產業。
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應邀在人間衛視「人生調色盤」節目,與刺繡工藝師粘碧華和製鼓工藝師王錫坤就傳統工藝面臨的危機議題進行對話,並提出因應對策,侃侃而談,頗多具體可行,讓人對於傳統工藝的未來發展,仍充滿希望與信心。
對於主持人陳亞蘭拋出即將消失的工藝,年輕人卻不願意學習,該如何保存的問題。陳殿禮主任指出,台灣臺灣很多的傳統工藝,除了與會的刺繡和製鼓工藝師之外,還有很多的人間國寶,如寺廟屋頂上面的剪黏藝師等等,其實,廟宇裡裡外外都是傳統工藝,從蓋廟開始的大木,做到幼細木,以及門窗的雕刻,再到門神彩繪,都是台灣臺灣傳統工藝,每一種工藝都有一個重要的工藝師在其中,所以蓋一間廟要匯集多少工藝師才蓋得起來;然而,單以寺廟傳統工藝來說,技藝傳承確實出現了人才斷層的問題。
擁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的陳殿禮主任認為,工藝跟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除了信仰的廟宇之外,日常生活中,早期一般家庭所有使用的物品,從大件的家具到小小的杯子,都是工藝師的作品,工藝跟我們的生活是結合在一起的。
陳殿禮主任表示:「工藝之於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之於生命一樣的重要,所以要跟大家呼籲的是,不要忘記我們過去的生活,因為都是工藝在為大家服務,雖然現在一般人所使用的東西及身上穿的衣物,絕大部分都是工業產品,但我自己上半身看得到的,都是工藝師的作品;衣服是藍染,掛的領飾及上面的琉璃珠,以及書寫的漆鋼筆都是,名片夾則是粘碧華藝師的刺繡。」陳殿禮主任說,他每天都是這樣子穿戴,希望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減少一些工業品,增加一些工藝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品味。
陳殿禮主任認為,過去工藝師可以創造出很多作品,但多是單一項目,要普及到所有人的生活,自然會有些困難。他說:「現在要讓年輕人進來學習這些工藝,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要學的這些工藝會有前景和錢景,有未來及經濟收入,年輕人才會願意進到這個傳統產業來。」
陳殿禮主任強調,現在我們所講的傳統產業,其實就是過去的創新,現在的創新就是未來的傳統,所以只有讓傳統和創新匯集在現在這個年代,把傳統工藝師的作品透過年輕設計師,再經由工業的生產過程,把它變成工藝品;因此,現在開始,我們要把工藝作清楚的定義,只有定義清楚,我們才能夠找到工藝的定位,定位清楚之後,我們才能夠幫工藝品找到它的定價,所以要從定義到定位,再到定價,這三個定要先弄清楚。」
至於要如何讓年輕人願意進入工藝這個產業?陳殿禮主任表示:「對我來說,傳統是過去的創新,只是我們要與時俱進,以製鼓工藝師王錫坤為例,他現在不只是在談製鼓,而已經把它變成生活產業,甚至可以談到心理醫療。所以要讓年輕一代有機會進到傳統裡面,進而把藝師的功夫承接下來;再者,年輕一代在接手的過程,又會自己走出另一條路來,所以我們也要替年輕人著想,後面要怎麼去發展,這一點確實很重要。」陳殿禮主任認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傳統工藝怎麼樣讓給年輕一輩進來的問題,所以優良傳統工藝的精神要能延續傳承,但是做法也要與時俱進,並能夠創新,才能吸引年輕人願意進入工藝產業。
陳殿禮主任指出,就工藝的發展而言,所有的工藝都是在服務那個時代人的生活方式,早期的工藝師大都在做神明的工作,而台灣臺灣工藝發展過程,很多人早期都做代工,從外面接單,代工做好就外銷到國外,台灣臺灣的技術第一名,做什麼像什麼,像是王錫坤藝師的鼓不一定是上一代留下來的,但他的眼力很好,看久了自然就會,吸收了舊有的技術基礎會再創新;粘碧華藝師也是一樣,她的刺繡會跟生活環境結合在一起,會做會想是工藝師最基本的工作,做與想的結合很重要,會做還會想作品才會精緻化,也比較會有人欣賞。
陳殿禮主任進一步指出,工藝人比較欠缺的是面對社會販賣成品,雖然默默努力在做,但不懂得銷售方法,作法一定要改變;工藝都在我們生活中,要在現代生活型態裡面創新,找到新的應用場域。陳殿禮主任認為,人的需求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改變,工藝師的技術就要與時俱進且有創新,才能因應新的生活型態需求作調整,只是扎實的技術與職人精神都要能保留下來。
本身學家具木工的陳殿禮主任,畢業於公東高工家具科,並曾在全國技藝競賽拿到金牌,獲得保送台北工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陳主任指出,台灣臺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校方為保留傳統工藝,特別利用每個周六、日在台臺北科技大學地下室開設「城市魯班」課程,他雖忙於公務,但到現在仍可以自己動手做。他說,學技術的人就像腳踏車一樣,雖然很久沒騎再去騎它,剛騎上去或許會晃個兩下,但很快就可以進入狀況;他自己本身是技術出身,身上都是工藝品之外,自己本身就也工藝品,身上流的是工藝人的血液,從工藝走到工業設計,去年再從工業設計系借調到文化部所屬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擔任主任的行政工作,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把工藝分成兩個方向,工的部分走向工業,變成標準化產品,藝的部分變成獨一無二的單件藝品,中間部分則是工藝品,唯有產品與藝品兩者定義清楚,讓每一個工藝師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進而找到自己東西的定價。
陳殿禮主任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工業藝產業,從早期的技術到藝術設計,現在則在學術界,可以說是從技術到藝術再到學術,現在把這三個術作整合,再看台灣臺灣傳統工藝師,每個人手上都有非常精湛的技術,會做會想,至於賣的部分,可分有形與無形,把它知識化跟系統化,可以作知識性傳播,跟大家分享,也是一種賣的概念,這是無形資產的分享,兩位藝師製作的有形工藝品,則屬有形的賣。
陳殿禮主任指出,工藝有有形跟無形的資產,對工藝文化的推廣,以及對工藝產業的扶植,這是文化部附屬單位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最重要的兩個宗旨,對工藝文化推廣的同時,也要肩負產業的扶植,所以說顧佛祖之前,也要能先顧好自己的肚子,一定要先談生存,才有機會談到工藝生命的延續,生生不息。
陳殿禮主任進一步指出,工藝產業一定要先進入生活,不在生活裡面,工藝很難生存,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年迎接70周年,有形與無形的工藝資產,都要把它傳承下來;年輕一代要進到工藝產業,如果沒有與時俱進,缺乏創新精神,就不易進得去,兩位藝師所做的東西,都已不再只是傳統工藝的範疇,甚至可以做到心理治療,已經進入到心靈的層次,達到身心靈合一的境界。
陳殿禮主任說,工藝很大的特質,只要專心做一件事情,是非常療癒的,真的是擇一事、執一生,兩位老師也都如此,其他如人間國寶王清霜老師,現在都104歲了,每天還是在創作,而且沒有失智,非常難得;工藝人非常符合現在一切講求快速的社會,科技可以改變世界,但是人文藝術則可以豐富心靈,讓人的生活更幸福,所以說,工藝產業是最符合現在人的幸福產業。
陳殿禮主任表示:「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對於傳統工藝產業的扶植,一定要向下扎根,把年輕未來的人間國寶繼續培養,傳統精湛的手藝才能在台灣臺灣這塊土地向下扎根,所以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工藝入校,把工藝師帶進校園,跟學校課程作結合,便是向下扎根的工作。」另外,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也跟水保署配合做社區工藝,與不同公部門做跨域的整合,讓資源進到社區,使工藝在社區的生活層面也能夠向下扎根。陳殿禮主任指出,工藝就是要在生活中,才能被應用及存活,只有活工藝才會被活絡起來,甚至今年的暑假,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大專暑期工作營也開了課,把大學生帶進工藝中心,這都是向下扎根的一環。
陳殿禮主任表示:「至於產業的扶植,工藝中心對於不同的工藝師都有不同的扶植計畫,像今年工藝70就有六五工藝節,所以訂定6月5日為台灣臺灣工藝節,是這一天為世界環境日,畢竟工藝師跟我們的環境連結在一起,所有工藝師都在環境裡面,所以台灣臺灣倡議這一天作為出發點;此外,6月5日也是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辦人顏水龍老師的生日,這兩天能放在一起,真是天公伯挑選的大好日子,以後六五工藝節大家就可以跟工藝人一起過節日了。」
陳殿禮主任同時指出,工藝中心今年也啟動了工藝遶境,從媽祖遶境帶給人們幸福概念而來,是祈福也是祝福;過去工藝中心有非常多好的工藝品及典藏品,透過工藝遶境活動,希望可以帶給人們幸福的感覺。過去一直沒有機會讓大家看到的好東西,現在把它拿出來,讓民眾跑到草屯工藝中心,或許有困難,「那我們就向山走去,民眾在哪裡,我們就把工藝品帶去那裡,6月到8月在草屯工藝中心展覽,8月到10月就會到台北,藉此讓大家了解工藝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要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工藝不是只有舊跟老,工藝其實就是現在的生活;工藝其實是最前衛的時尚,因為工藝強調的是差異化,穿出去的衣服是不會撞衫的,所以要強調,少一點工業,多一點工藝,你的獨特性及品味就會變得不一樣。」
陳殿禮主任再次呼籲:「生活中多一點工藝品,我們的工藝產業就會活絡起來,整個台灣臺灣的生活品味也會向上提升;尤其,工藝品的重點在於器用之美,器美用亦美,更重要的是,所有工藝師的心都非常美,這些都是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一直倡議的事情,也希望大家把這樣的工藝文化除了在地深化之外,未來也能跟國際友人分享,把台灣臺灣的文化帶出去。經濟可以讓一個城邦強大,文化則是可以讓一個國家偉大。」
與談的刺繡工藝師粘碧華2023年底獲頒象徵台灣臺灣工藝領域最高榮譽的「國家工藝成就獎」,也是該獎項自2007年開辦以來首位女性得主。粘碧華自幼喜愛手工藝,靜宜大學英文系畢業,英國諾丁漢傳德大學織品服裝系碩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專攻金工首飾設計,從事刺繡工藝與研究長達半世紀。
粘碧華藝師大學畢業後從事外貿工作,婚後希望可以自己帶孩子,同時生活也可以多彩多姿。她說,刺繡最豐富了,色澤、造型最多,確實可以達到心裡所想要的生活,真正投入刺繡後,才覺得它的回報非常大,除了知道針法、圖案變化,以及象徵意義外,追溯歷史,更是源遠流長。
粘碧華藝師表示,古代人刺繡,傳統構圖都依照畫譜,沒有觀察自然,什麼花得配什麼葉子,而是信手拈來,手邊有什麼就繡什麼,以致花與葉的搭配往往超脫現實。後來跟隨國寶級藝術家陳嗣雪學習亂針繡,所謂「亂針繡」是民國初年學習西方油畫的繪畫方式,交錯繡絲勾勒出光影,老師就運用油畫的原理,發明了亂針繡,把歐美繪畫美學原理的陰影、距離及遠近都繡出來;近看的時候,雖是亂亂的,但遠看的時候就很清晰,很有立體感。
粘碧華藝師認為,科技進步,機器雖可取代手工,但機器再快速也比不過電腦,手繡追求的則是針法之美,不同的針法產生絲繡的組織感,各種線的交叉變化,形成不同的質感,不是機器繡所能取代的,要讓手繡繼續走下去,唯有追求這種獨一無二的美。
粘碧華藝師指出,手繡在明清就有地域之別,每個區域的刺繡都很有名,如蘇繡、粵繡、閩繡、京繡、川繡、織繡等等,都是各地出名的刺繡。但從傳統走到現代社會,除了講求針法的技法及構圖之外,怎麼樣思考創新,讓繡品有沒有時代性與美感,跟這個時代是否連結在一起,更為重要。
粘碧華藝師表示,她除了自己努力學習,也會從過去生活經驗尋找創作靈感,例如小時候傍晚用烘爐煮飯之際,被稱為「煮飯花」的指甲花盛開,記憶中非常美麗,想到繡出來,是傳統結合創新的典型。現在使用的材料也隨時在思考創新,以因應現代人生活需求,符合時代性。
粘碧華藝師不諱言,刺繡也可以作為心理治療,專心創作時,一針上、一針下,一針下、一針上,什麼都不要想,可以讓人的心情沉靜下來;為此,她會跟受虐婦女、老人工作室上課。此外,粘碧華老師亦化繁為簡,開拓刺繡首飾,設計兩個小時入門課程,讓民眾 5分鐘就可以學習一種針法,製作別針飾物,提高學習的意願。
另一位與談的人間國寶、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是製鼓工藝師王錫坤,從小看著父親製鼓,因為很瘦小,當兵時才48公斤,而製鼓需要粗勇,削皮料及刨鼓板都要大力氣,父親覺得他手無蠻力,並不想讓他做這個工作,他自己也沒有意願接手這個行業。
王錫坤藝師的父親,後來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師傅瞧不起對他,說他沒做過,瘦小又沒力氣,更沒人面,根本沒有能力接下棒子。王錫坤不服輸,說我不行更要做給你看,就憑著這一口氣,勇敢的接下父親遺留的事業。王錫坤說,雖然自己什麼都不會,但可以努力學習。就這樣靠著自我慢慢摸索,終於把將消失的製鼓工藝發揚光大。
王錫坤藝師表示,製鼓說來簡單,但米白色的鼓面,皮料是牛皮,牛的毛和表皮原本都是灰黑色,要把皮毛去除,用藥水最簡單,但會影響打鼓的聲音,所以就用最笨的方法,之前看到父親蓋爐灶,用大鍋把水煮沸,把牛皮放進去煮到軟,再刮除毛和表皮,自己想說很簡單,把水煮到冒泡,以為水越滾皮毛越容易刮除,沒想到皮料浸泡滾沸的水後拿出來,都變熟了。於是加冷水降溫,毛雖可刮除,但灰黑色表層還是刮不下去,兩三次之後知道竅門,攝氏85至90的溫度,牛毛和表層最容易刮除。
王錫坤藝師說,接著難題還有一堆,表層刮好還要翻面,再削掉0.25公分表皮,整塊牛皮方能平整;刀磨不夠利,還會讓放在大腿上的牛皮滑落至地上,所以磨刀也是另門手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兩三年的功夫。這些雖沒老師教導,但憑著記憶所知,很多竅門都是自己摸索,自己去設計,慢慢把技藝做到千錘百煉,一旦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就會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憑藉憨厚職人精神,堅持做鼓能用一生的王錫坤藝師表示,一個鼓要能做得好,那一層皮要削得多厚多薄,皮的位置,還有木板曬到多乾,拼接的角度,刨到多厚,最後鼓面要繃到多緊,功夫一點一滴的累積,才有辦法把鼓做到可以使用一輩子;同時顛覆傳統紅色,並用棉紙等複合媒材裝飾鼓身,裝扮讓外表更像藝術品。
王錫坤藝師為響應星雲大師護生理念,特別研發非動物皮作為鼓面,替佛陀紀念館製作高270公分、鼓面210公分的大鼓,讓人驚艷。他說:「在重要的地方,要製作不一樣的東西。」此外,還發揮巧思製作小鼓,結合音樂治療,用音療安定人心。王錫坤藝師表示,好聽的擊鼓聲音,可以刺激大腦,國外的研究,刺激愉悅的波段,有助於改善思覺失調症。
- Home
- 因應失傳工藝 台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提出「三個階五定論」振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