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陳傑強個展《行走的記憶》14日舉辦藝術講座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陳傑強個展《行走的記憶》在ART365美術館展出,以獨特的方式詮釋科幻機器人與人類記憶的關聯。這場展覽融合科技與藝術,通過機器人的視角探討記憶、存在與自我認同的深層哲學問題。9月14日,ART365美術館特別為這次個展舉辦了藝術分享座談會,讓觀眾能更深入了解陳傑強的創作靈感與作品背後的故事。

陳傑強個展《行走的記憶》在ART365美術館展出,以獨特的方式詮釋科幻機器人與人類記憶的關聯。
陳傑強個展《行走的記憶》在ART365美術館展出,以獨特的方式詮釋科幻機器人與人類記憶的關聯。圖:宋佳景 攝

ART365美術館陳傑強的個展《行走的記憶》,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了科幻機器人與人類記憶之間的關聯。這場展覽融合了科技與藝術,通過機器人的視角,探討記憶、存在與自我認同的哲學問題。

這場展覽融合了科技與藝術,通過機器人的視角,探討記憶、存在與自我認同的哲學問題。
這場展覽融合了科技與藝術,通過機器人的視角,探討記憶、存在與自我認同的哲學問題。圖:宋佳景 攝

ART365美術館創辦人陳國定強調,美術館致力於推廣台灣在地藝術創作,而陳傑強的《行走的記憶》展覽正是一場藝術盛事。他指出,這次展覽不僅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也為全家參與的文化活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近藝術,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展期期近尾聲,陳國定特別邀請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前往ART365,欣賞陳傑強筆下與眾不同的機器人特展。

陳傑強運用機械元素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將科幻機器人塑造成具有情感和記憶的存在體,象徵人類在科技時代中的自我探索與認知重塑。
陳傑強運用機械元素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將科幻機器人塑造成具有情感和記憶的存在體,象徵人類在科技時代中的自我探索與認知重塑。圖:宋佳景 攝

在展覽中,陳傑強運用機械元素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將科幻機器人塑造成具有情感和記憶的存在體,象徵人類在科技時代中的自我探索與認知重塑。他的作品展現出機器人如何「行走」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攜帶著片段的記憶與經歷,挑戰我們對於人類性與機械生命的界限理解。

陳傑強運用機械元素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將科幻機器人塑造成具有情感和記憶的存在體,
陳傑強運用機械元素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將科幻機器人塑造成具有情感和記憶的存在體。圖:宋佳景 攝

ART365總監賴慕芬表示,陳傑強早期的《玩具》系列,以單一物件承載了攸關家庭記憶、童年想像與身份認同的議題,賦予繪畫諸多沉重的意義;現不惑之年,旅居臺中生活多年,創作迎來了新的轉向。2024年的兩件繪畫作品,《大小孩》和《休息的地方》將多個「單一物件」構築成「複合敘事」。高飽和度的用色,整體以冷色系為主,在一片藍綠交織之中,勻和了暖色調,尤其是黃色,以近乎鵝黃的顏色勾勒出部分動植物的邊緣,對比色相互襯托下,銳利的黃金線使這些動植物閃爍著光芒。

展覽不僅呈現了機器人作為人類延伸的視覺效果,還深入探討了在數位化、人工智能興起的背景下,記憶和身份的流動性與脆弱性。
展覽不僅呈現了機器人作為人類延伸的視覺效果,還深入探討了在數位化、人工智能興起的背景下,記憶和身份的流動性與脆弱性。圖:宋佳景 攝

展覽不僅呈現了機器人作為人類延伸的視覺效果,還深入探討了在數位化、人工智能興起的背景下,記憶和身份的流動性與脆弱性。這些作品引發觀眾對於人類未來在科技發展中的角色與命運的思考。

ART365總監賴慕芬指出,陳傑強早期的《玩具》系列以單一物件承載家庭記憶、童年想像與身份認同等沉重議題,而如今,隨著他在臺中多年生活的經歷,創作迎來了新的轉向。2024年的兩件作品《大小孩》和《休息的地方》展現了「複合敘事」的轉變,作品中的多個物件相互構築,冷色系主導的畫面中巧妙融入了暖色調,特別是鵝黃色的動植物邊緣,為畫面帶來了一種閃爍的光芒與對比。

來自馬來西亞的畫家陳傑強在ART365美術館舉辦的個展《行走的記憶》中,展出了60件以機器人玩具為靈感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對童年記憶的回顧,也展現了他從單一物件到複合敘事的藝術轉變。他以未調和的油料和刮痕技法取代傳統的明確框線,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的關注,並受到華碩內湖總部的收藏。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29日,為喜愛科幻與機器人主題的觀眾提供了深入探索的機會。

這篇文章 陳傑強個展《行走的記憶》14日舉辦藝術講座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Related Posts

1 of 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