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人收到工資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支付賬單或去哪裡度假。但投資大師如巴菲特,卻有另外一套策略。在華爾街的知名操盤手闕又上新書《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中,他解釋了巴菲特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現金。這不是緊急儲備金,而是投資的武器。巴菲特將沒有獲利的現金運用得如此精彩,以至於他的投資回報甚至超過了公債。想知道這背後的秘密嗎?讓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巴菲特的現金策略,一邊套利一邊獵大象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保有一定的現金,一則是保險業的法規限制,二是他必須靠這個現金,來獵取快速移動的大象,他有辦法利用現金進行無風險的套利,例如在美國上市的台積電股價是20美元,在台灣是20.01美元,那麼他就可以賣出台灣股價20.01美元的台積電,買進美國股價20美元的台積電,賺兩邊市場沒有即時反應的價差,他也利用龐大的現金做某些公司合併,但尚未完成交易時所產生的市場價差。
十元店起家,選現金還是支票
零售業在現金流量上就占了一些優勢,闕又上分享出國留學前,好友鍾興春家裡在士林夜市有個店面,裡面五金用品應有盡有,當時每件10元的商品店興起,透過好友的幾位兄弟幫忙,我在淡水鬧區也開了一家十元店。記得那時我租了店面,利用店前的一小部分空間做了兩面錄音帶的展示櫃,每天都可以收取現金,付款時廠商給了兩個選擇:一是開兩個月後的支票,二是給現金,可以扣兩成貨款。
利用十分之一店面付房租,中大盤商壓力山大,終於崩盤
這真讓我大開眼界,我拿對方的商品賣,賺的現金卻是我的,假設每個月賣出10萬元,扣掉兩成剛好可以付房租。也就是說我只利用店面十分之一的位置,產生的效益已經可以讓我支付房租,當時雖然沒有學什麼深奧的財務管理,直覺告訴我,這個中盤商或大盤商一定很辛苦,果不其然他也倒閉了。
巴菲特的現金秘密?超市+保險=無窮ATM!
巴菲特的企業運作途徑宛如一家高效的超市,但多數人未察覺其現金流的強大。他主要依賴兩大現金來源:一是他旗下的零售業務,另一是其保險及再保業。眾所周知,保險是先收保費,尤其承保其他保險公司不敢保的項目,投資大師彼得.林區說:「巴菲特的保險都是理賠金額極大,但發生事故機率極小。」比如奧運會可能產生的特殊狀況,但保費是預交的,就算事情發生,有些也是若干年後才需要理賠,光是「浮存金」(float,預留給保戶申請理賠的現金)就相當驚人,相當於免費提供給巴菲特進行投資的儲備金。
巴菲特的670億策略,資產配置,現金再升級
《華爾街日報》報導,巴菲特2011 年的浮存金已高達670億美元,將近兩兆新台幣,巴菲特靈活運用企業管理所產生的龐大免費現金,不要說美國,全世界也難有這樣的奇才,一般投資者只能讚歎。但如何運用呢?還是回到資產配置,第一,利用這些現金和固定收益作為企業經營所需;第二,安全上的防禦;第三,併購的機會。一般使用資產配置的人,第一項就別想了,但可以借重現金或類現金的思考布局,在資產配置中達到第二、三項效益,在機會來臨時,讓現金產生比平常更高的獲利。特別是有時間和能力的人,可以從事一些安全的套利,或者在股災來臨時,適度發揮危機入市逢低補進的機會。
賺超公債,股市低追加,巴菲特手法誰能模仿?
巴菲特清楚,過多的現金會拖累績效,但仍珍視其靈活性。為此,他致力於使現金的報酬超越公債,這對一般投資人來說難以模仿,且不必追求,因為你的目標不是大象。投資大多時間是賺錢的,只有少數時刻會看到股票和公債同時下滑。在配置資產時,常見的做法是保留部分現金,但要注意:首先,學習巴菲特使現金達到更高報酬的方法;其次,於股市下跌時,現金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