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健康

從說話洞察人心》從「說話類型」看溝通,你的人格比例為何影響戀愛模式?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揭露真相!

你是否曾經坐在咖啡館,觀察身邊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並試圖猜測他們之間的關係?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她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話類型」,這些類型可以揭露出我們的內在世界和與他人的互動模式。你的「說話類型」屬於哪一種?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說話類型」嗎?跟不同的對象溝通會用不同的「說話類型」嗎?

今天你是哪種自我?父母、成人,還是自由的兒童?

人際溝通分析學派(TA)以「自我狀態」來說明人格的三個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包括「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但是「比例」不同,就會呈現出不同的行為、想法和感受,有的人「父母」的比例較大,有的人「成人」的比例較大,有的人「兒童」的比例較大,不同的比例就能排列出不同的人格組合。 不妨透過測驗,畫出自己的人格比例圖,同時自我覺察:這樣的人格組合有利於人際互動?還是會阻礙人際溝通?

※測驗開始:下面這幾類「說話類型」中,自己傾向哪一種?

第一類:說話像「父母」一樣,常會給對方建議,指導怎麼做比較好,強調「責任感」 的重要性。

第二類:說話像「關懷保母」一樣,常會關心、照護、接納、鼓勵、支持對方。

第三類:說話像「自由兒童」,懷有「赤子之心」,個性天真活潑、創意幽默,能夠輕鬆表露自己的感覺。

第四類:說話像「順從小孩」一樣,常會壓抑自我想法,努力妥協配合對方。

第五類:說話像個「成熟大人」,可以自然的澄清事實,說出自己的需要。

解析第一類:說話像「父母」一樣

人格組合裡的「父母」角色涵蓋保護、教養、要求及設立標準等功能。其中,「父母」又細分為「嚴格父母」與「關懷保母」兩種特質。具「嚴格父母」特質的人,常展現嚴格、有判斷力與行動力、傾向於理想主義但缺乏幽默感,對他人可能較為不通融,與家人的距離感可能較大,且在互動中常希望掌控主導,有時候會過於獨斷。

解析第二類:說話像「關懷保母」一樣

「關懷保母」型態的人,特質表現為對他人的關心與溫柔,他們擁有細膩的心思和強烈的同情心。這使得他們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也常成為他人的依賴對象。儘管他們大致上在社會中適應良好,但有時會過度保護或干涉他人,可能造成他人感受到自主性受限,或覺得被過度放縱。

解析第三類:說話像「自由兒童」一樣

在人格組合中,「兒童」特質有其天真、創造力及服從等面向,其中分為「自由兒童」與「順從小孩」。屬於「自由兒童」的人,直覺和創造力很強,他們行事基於自我喜好,擁有旺盛的好奇心。不過,這種自由奔放和自我中心的行為,有時可能會給人一種任性的印象。此外,他們的反應快速,情緒起伏明顯。

解析第四類:說話像「順從小孩」一樣

「順從小孩」多展現以下特質:依賴性強、高度協調但自信不足,往往會根據他人的意願來行事,少有主動性。他們時常等待他人的指引,面對需要獨立做決策或承擔責任的情境時,往往感到不安。此外,他們也傾向於不必要的忍耐,並可能隱藏對他人的敵意。

解析第五類:說話像個「成熟大人」一樣

成人自我(Adult)的特質主要為理性和深思熟慮,能有效地溝通並清晰表達需求。「成熟大人」特質的人表現出冷靜處事和強烈的適應力,且能夠自我肯定。但過度的理性有時會給人感覺機械化、過於謹慎,或是缺乏人情味。

哪一種說話類型的人適合談戀愛?

從「愛情」的角度而言,大部分人喜歡跟特質是「關懷保母」加上「自由兒童」的情人談戀愛,因為混合這兩種說話特質的情人,既溫暖又有趣,最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也最不會對自己提出要求。雖然「自由兒童」很適合談戀愛,但若比例太多,有時會讓情人覺得無理取鬧,不懂得拿捏行為分寸。還有些人是談戀愛時是「自由兒童」,可是一回到工作崗位就立刻變成「成熟大人」,如果不清楚對方的轉變,依然用「自由兒童」的說話方式跟對方溝通,很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不恰當。要是對方的轉變更大,從「自由兒童」變成「嚴格父母」,就會責備情人太過幼稚。

哪一種說話類型的人難以溝通?

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最不愛和「嚴格父母」的情人討論事情,覺得他們既專權又固執,根本講不通。何以「嚴格父母」的人最難溝通?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只想說教」,另一方面是他們的說話方式很容易激起對方的「反抗情緒」,導致溝通的過程阻礙重重。所以,如果想讓溝通順暢,不妨微調自己的人格比例,多一點「成熟大人」或加一點「關懷保母」,溝通的感覺就會既溫暖又不失理性。

Related Posts

1 of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