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化名)今年小四有自閉症,經常不斷提出重複的問題,也不會看大人臉色,甚至無緣無故對妹妹動手,造成妹妹大哭且恐懼,讓40歲多的父親阿金(化名)在照顧上感到心力交瘁,後來求助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阿金與林部長的諮詢過程中,逐漸了解到自閉症兒童的特性,如:感官上過度敏感、對社會情境脈絡辨別匱乏、容易不斷發問以及以不適切方式表達需求等。
理解自閉症小孩的行為模式後,阿金開始學習以適當方式進行引導,並參加家長諮詢團體,透過討論及實作提升教養技巧;同時讓阿瑜參加兒童手足團體學習如何與妹妹相處,減少衝突的發生,經過一連串的努力及治療,壓力得以獲得舒緩,也改善了親子關係
▲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林健禾部長。(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林健禾部長說明,根據教育部統計,臺南市情緒行為障礙及自閉症兒童身心障礙類學生人數,近5年來成長約1.5倍左右,顯示出教育及醫療體系對於相關障礙兒童的關注與診斷方面的成效已逐漸提升。然而隨著小家庭型態增加,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青壯世代成為了夾在中間的三明治族群,如孩子有情緒行為障礙相關行為,更會加重父母照護壓力;沉重的壓力會影響睡眠、食慾、情緒、甚至有輕生的意念等。
林健禾指出,藉由「兒童診斷與治療」及「家長諮詢」兩條軸線兼治的方式進行處置,透過專業的醫療介入,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情緒,提升生活品質。
奇美醫院自111年起,每年舉辦「社會關懷月」活動,致力社會關懷的推廣,支援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希望能將關懷傳遞給辛苦的照顧者。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諮商心理師楊立澤表示,在去年與喜憨兒基金會針對相關障別兒童及其手足籌辦團體課程;而在今(113)年更進一步擴展服務範圍,特別針對照顧者籌辦諮詢團體,於11月16日於國立臺南大學舉辦「我願意陪你到月球-情緒行為障礙兒童家庭照顧者支持講座」,讓照顧者欣賞由公視提供的影片《阿波羅男孩》,分享照顧過程中的挑戰與感受。參加的家長表示,透過這樣的交流,不僅自身能有效紓解壓力、解答疑惑,還能習得教養技巧。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專門委員陳宜君表示,照顧身心障礙者對家長、親屬來說是條漫長辛苦的道路,奇美醫院長期與接受市府委託的財團法人喜憨兒基金會合作,辦理多元的團體活動,不僅提供照顧者情感支持,也協助照顧者在面臨困難時,找到具體的應對方式,讓照顧的路不再孤獨無措。
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李芃娟教授表示,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教育需求和家長壓力正日益受到關注,如何培養未來特教教師具備支持學生與家庭的專業能力,已成為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特殊教育的專業發展需仰賴家庭和學校的緊密合作,此次活動讓師資生與研究生能夠直接從醫學專家和家長經驗中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情緒行為障礙兒童的理解與教學實務能力。
喜憨兒基金會社工莊婉婷表示,本會是由一群心智障礙者的家長所創立,以心智障礙者的終生照顧、終生教育為核心。我們希望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自1995年成立,明年將邁入第30年,從照顧系統基礎建設,隨憨兒年歲增長雙老照顧議題,一路以來我們陪伴著家庭照顧者,照顧者也陪伴基金會成長,感謝奇美醫院112年起協助本會辦理手足支持團體等活動,讓更多兒童與家庭受益。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綉琴表示,奇美醫院持續深耕社會關懷,將「兒童團體」及「家長支持團體」納入醫療服務範疇,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情感支持與專業協助,幫助他們在困難時期重新找回孩子的光芒。有需要的家庭,可至奇美醫院精神科兒童及青少年特別門診尋求相關協助,將提供個人化的醫療計畫,一同走過困難時刻,讓每個孩子都能融入社區及自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