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商領域累積近二十年的經驗,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專注於陪伴外遇風暴中身心受創的當事人,以及希望修復關係的伴侶,幫助他們療癒心理創傷、重建信任。在其著作《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中,她提出外遇的定義其實因人而異。
外遇理由千百種,背叛傷痛最難懂
林萃芬指出,有些人認為只要沒有投入感情,就不算外遇;有些人認為只要沒有發生性關係,就不算外遇;也有人強調只要不是自己主動追求,就不構成外遇;甚至有人覺得曖昧聊天也不算外遇。然而,對伴侶而言,情感出軌的定義卻並不這麼簡單。不論是簡訊曖昧調情、送禮物表達愛意、一夜情意亂情迷,或是花錢尋求性服務,甚至是長期投入情感的複雜關係,這些都可能讓伴侶感到背叛,進而對身心造成強烈衝擊。
推卸責任最可恨,傷口加深難痊癒
面對伴侶外遇後,療癒的歷程與修復的效果,往往與外遇者的態度和應對方式密切相關。林萃芬指出,許多情感創傷難以修復,正是因為外遇者的不當應對對伴侶造成了二度甚至多重傷害。這些傷害不僅忽視了受傷者的感受,還進一步引發一連串的心理創傷。
她分析,最常見的「二度傷害」來自外遇者試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甚至將過錯歸咎於受傷的一方。例如,有人會說:「因為你太強勢,我才需要別人的安慰。」或是:「家裡一點溫暖也沒有,我才會往外尋求。」更有甚者,會將自己的不快樂推給對方:「自從跟你在一起,我就過得很不快樂。」這些言論不僅讓受傷者承受身心煎熬,還容易引發自我責備,認為問題出在自己沒有扮演好伴侶的角色,導致感情出現裂痕。
逃避當作沒發生,傷口難癒更心酸
在諮商實務中觀察到,許多外遇者抱持著「不要去想這件事情,就不會痛苦」的錯誤認知,這種態度不僅無助於修復關係,反而可能讓受傷的一方走得更加辛苦。林萃芬指出,外遇的衝擊往往會對伴侶造成深層的心理創傷,甚至引發身心症,而這些影響需要被外遇者認真對待。
她進一步解釋,如果伴侶罹患重病,人們絕不會對對方說:「不要去想,病就會好了。」但對於因外遇受傷的伴侶,卻常有人說出類似的話。這反映了部分外遇者對心理創傷的忽視與缺乏同理心。林萃芬強調,她撰寫《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一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外遇者理解背叛對伴侶心理造成的破壞,以及可能出現的心理症狀。她希望外遇者能在明白這些影響後,更加努力避免對受傷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並採取具體行動幫助對方療癒創傷。
林萃芬進一步說明,許多外遇者傾向逃避討論,認為「既然已經好好的,為何還要討論,徒增不愉快?」她指出,這樣的態度是外遇者常見的認知誤區,他們認為「不討論就不會引發情緒」,但事實上,逃避溝通只會讓問題持續累積,讓伴侶的痛苦更難以被化解。
願意面對有機會,真心相愛再出發
林萃芬呼籲,修復關係需要外遇者放下逃避的心態,真正正視受傷者的感受,並勇敢面對雙方間的問題。只有透過坦誠的討論與努力,才能為療癒與信任重建鋪平道路。
撰寫這本書的動力部分來自於對「外遇」這一現象所引發的心理傷害進行深入探討。她強調,外遇者必須真正理解如何有效幫助受傷的一方,而非單純依據自己的觀念推斷受傷者「應該怎麼做才對」。
林萃芬表示,「原諒伴侶」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道路,但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關係會逐漸出現轉機。伴隨正向情緒的累積,雙方也可能開始重新感受到幸福的滋味。當雙方達到某種情感和解時,可以進一步進行「原諒的力量」的練習。她通常會建議雙方先思考:彼此想說的話是否都已充分表達?受傷的情緒是否已得到足夠的撫慰?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則可以進行「原諒的儀式」。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坦誠表達對「原諒」的想法與感受,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情緒殘渣」提供一個可傾訴的出口,並承諾持續接納與照顧彼此的情感需求。
此外,林萃芬分享了許多當事人的經驗。一些當事人在外遇事件後感受到感情比過去更加深厚。他們不再忽視彼此的感受,開始認真傾聽對方的話語,並且更懂得珍惜彼此的存在。許多人坦言,正是這樣的轉變讓他們重新認識彼此,並感謝對方所付出的努力,不再將這些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外遇洞察人心》「只是曖昧,不算外遇?」林萃芬揭背叛真相,感情崩裂的隱形炸彈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