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卑南族聯合年祭盛大登場   新活動會旗以「共鳴之紋」設計、卡大地布部落陳緹瀅獲得首獎

卑南族聯合年祭盛大登場   新活動會旗以「共鳴之紋」設計、卡大地布部落陳緹瀅獲得首獎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兩年一度的pinuyumayan卑南族聯合年祭於2月1日(大年初四)在Likavung (利嘉)部落、利嘉國小盛大舉行,雖然天候不佳,微雨籠罩著部落,但這絲毫不減來訪遊客的熱情,也展現了卑南族驚人的凝聚力。來自八社十部落的卑南族人齊聚一堂,以傳統歌舞、競技比賽等多樣活動,展現對族群文化的熱愛與承傳。

來自八社十部落的卑南族人齊聚一堂,以傳統歌舞、競技比賽等多樣活動,展現對族群文化的熱愛與承傳。
來自八社十部落的卑南族人齊聚一堂,以傳統歌舞、競技比賽等多樣活動,展現對族群文化的熱愛與承傳。

因傳統大會會旗僅代表卑南族八社,與當今10個部落的現況不符,日前舉辦設計徵件,由卡大地布部落的陳緹瀅設計作品「共鳴之紋」獲得首獎。新活動會旗由利嘉部落ayawan潘村雲表揚優勝作品並公開亮相,卡大地布部落陳緹瀅以「共鳴之紋」設計獲得獎金5000元、喜豬1隻、兩串檳榔以及優勝特製花環。

卡大地布部落陳緹瀅(左)以「共鳴之紋」設計獲得獎金5000元、喜豬1隻、兩串檳榔以及優勝特製花環。

陳緹瀅說,套用一句大學選修課教授說過的話:「即使你的設計理念再深刻、文字再華美,若你的圖像無法觸動他人、無法讓人信服,那麼一切都將顯得毫無意義。」非常感謝評審的肯定與青睞,讓我榮獲了卑南族聯合年祭活動會旗設計的首獎。這份殊榮,不僅是對我設計作品的肯定,更是對我內心深處情感與記憶的一種回應。

陳緹瀅自亞洲大學幼教系畢業已兩年仍不減設計的熱情,成立提提歪設計工作室展現自己的插畫、Logo等作品。

陳緹瀅進一步說明,設計靈感源於我的阿嬤:鍾秀琴女士。自我年幼時起,她親手縫製的傳統服飾上,總有著那美麗的「八角花紋」。隨著年歲漸長,這個圖紋在我心中逐漸變成一種符號,一段承載著祖孫情誼的溫暖記憶。也因為這份情感,我對八角花紋有著深深的偏愛,這點在我近期創作的設計作品中,如棉被和袖套上,都能窺見它的蹤影。對我而言,八角花紋不僅僅是一種圖紋,它的獨特性在於無論是縮小、放大還是多重排列,都能呈現出迷人的視覺美感,尤其是它那精緻且均衡的對稱之美。

卑南族聯合年祭(聚)的新會旗卡大地布部落的陳緹瀅設計作品「共鳴之紋」獲得首獎,並由卑南族議會理事長陳政宗、利嘉部落ayawan潘村雲表揚優勝作品並公開亮相。

再次感謝這份榮耀,還要感謝阿嬤啟發我對美感的認知,希望這面會旗能承載卑南族文化的美好。卑南族基本的配色向來是我鍾愛的配色之一,黑色作為背景能增強對比效果,讓鮮豔色彩更加突出、鮮明且富有生命力。因此,我在會旗設計中運用了這些色彩,將它們融入八角花紋之中。

卑南族聯合年祭(聚)的新會旗卡大地布部落的陳緹瀅設計作品「共鳴之紋」獲得首獎。(陳緹瀅/提供)
卑南族聯合年祭(聚)的新會旗卡大地布部落的陳緹瀅設計作品「共鳴之紋」獲得首獎。(陳緹瀅/提供)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樣的設計過於簡單,但我認為設計的本質在於溝通與傳達,而非複雜的裝飾。會旗的設計應當是直觀且易於辨識的。簡潔的圖紋和配色不僅讓視覺上更為清晰,還能保留無限創意的可能性。這份設計理念也融入了對未來世代的期望,小朋友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八角花紋填上色彩,隨心所欲地塗鴉。

卑南族聯合年祭(聚)的新會旗卡大地布部落的陳緹瀅設計作品「共鳴之紋」獲得首獎。(大會提供)

(廣告)
(廣告)
(廣告)
(廣告)
(廣告)
(廣告)

這篇文章 卑南族聯合年祭盛大登場   新活動會旗以「共鳴之紋」設計、卡大地布部落陳緹瀅獲得首獎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Related Posts

1 of 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