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推動罷免藍委,中選會3日收到20件第一階段罷免案連署,其中包括19名國民黨立委及涉貪停職中的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沈伯洋4日表示,行政院居於行政中立、總統是全民總統,不適合介入,民進黨中央適當時間「動起來」,幫忙論述、舉辦講座,祕書長林右昌可以「承擔」,別讓公民團體孤軍奮戰。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直指立法院本會期是「罷免會期」,並預告「大罷免將大成功」。不過,民進黨中央始終對大罷免未下達動員令,引發民進黨內不同調等質疑。
沈伯洋臉書發文指出,罷免是公民運動,而這場公民運動的目的,是要讓國會變得更好。「我們等於是這場運動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從旁協助是根本的道義。」沒有什麼當家不鬧事,立法院當家是國民黨,不是民進黨。
沈伯洋表示,目前的困境,解散國會是最佳解。但台灣在這個制度設計上有問題,藍白同意才有辦法解散國會。那該怎麼做呢?「我們不是『黨國不分』、『木可不分』的政黨,我們的運作是由府、院、黨、黨團所組成。
沈伯洋說,府、院主要就跟解散國會這條線有關,因此府院必須專注在釋憲、覆議、不信任案的可能等等;立院黨團的角色主要就是落在民意代表的責任上(選民服務),以及議事攻防。「但在整體的分工上,黨部可能是最適合協助公民的角色」。
沈伯洋強調,他希望黨中央很快動起來,地方人士幫忙真的很重要,黨的動員才是最綿密,最適合動的當然是黨部,更點名應該由秘書長林右昌來承擔。雖然一旦表態支持,會被操作成藍綠對決,但不管做不做都會被說是藍綠對決,既然如此,那不如多協助民團。
沈伯洋分析,第二階段連署會在3月,之後會有最多100天的「冷卻期」,可說是「冷卻太久」,第二階段連署將會是個辛苦的階段。關於罷免最後以失敗收場,民進黨是否應該付出政治代價,沈伯洋則說,「罷免若失敗,就是人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