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位患者配戴睡眠中心儀器。(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北榮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主任邱華彥表示,患有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標準治療方法需夜間佩戴呼吸器,但不是每位患者都能適應這種治療,不過曾經治療一名罹患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陳先生在試用呼吸器後感覺良好,隔天精神明顯改善,惟因目前呼吸器的使用並未獲得健保給付,只有身心障礙患者可以申請醫療輔具補助,在台灣有多家廠商提供購買或租賃選擇,且可根據需要調整設備。
一名竹科工程師陳先生在職場需輪班,經常感到疲憊,甚至在駕駛時打瞌睡,夜晚不僅會大聲打鼾,有時還會突然停止呼吸,日前至北榮新竹分院就診,陳先生身材略顯臃腫,是園區一名工程師,在職場需輪班,經常感到疲憊,甚至在駕駛時打瞌睡,夜晚時不僅會大聲打鼾,有時還會突然停止呼吸,經過妻子數月的勸告,終於說服接受就醫。
經測量病患的身高、體重,隨後檢查喉嚨,發現喉部的軟組織較為肥大,安排進一步的睡眠檢查,證實陳先生患有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邱華彥主任(中) 提醒如伴隨著明顯的白天嗜睡或情緒波動,應儘早就醫,確定是否有睡眠障礙。(圖/記者蔣彤雲攝)
邱華彥主任說,目前此病症的標準治療方法,需夜間佩戴呼吸器,過去統計顯示,不是每位患者都能適應這種治,隨即安排第二次睡眠檢查,並提供免費的呼吸器試用,幸運的是,陳先生在試用後感覺良好,隔天的精神明顯改善。
邱華彥主任指出,目前呼吸器的使用並未獲得健保給付,只有身心障礙患者可以申請醫療輔具補助,不過,在台灣有多家廠商提供購買或租賃選擇,且可根據需要調整設備。
邱華彥主任提醒陳先生注意飲食控制及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預防,若能改善體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也可能隨之降低,經過幾次回診後,陳先生不僅開始佩戴呼吸器,也積極參加減重療程,發現自己的睡眠品質有了顯著改善,不僅精神煥發,人也變得更加自信和帥氣,一切都感受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邱華彥主任表示,2025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旨在提高公眾對睡眠健康的認識,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其核心症狀包括打鼾、口乾和白天嗜睡,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資料,約有230萬人受到此症影響,但實際接受檢查的僅有23萬人,顯示出有大量患者未被診斷。
OSA的核心症狀:
1. 打鼾:許多OSA患者會出現習慣性打鼾,聲音可能非常大,有時伴
隨呼吸暫停。
2. 口乾:由於呼吸道阻塞,患者往往在夜間需要用口呼吸,早上醒來
時感到口乾舌燥。
3. 白天嗜睡:由於夜間睡眠質量差,患者白天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
集中,甚至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問題。
邱華彥主任提醒,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上述症狀,特別是伴隨著明顯的白天嗜睡或情緒波動,應儘早就醫,醫師會進行詳細問診並可能要求進行睡眠檢測,確定是否存在OSA或其他睡眠障礙,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並及早介入,可以有效降低長期健康風險,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透過這些簡單的自我篩檢方法和專業建議,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睡眠健康,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