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國家公園作為台灣黑熊的重要棲息地,近期頻繁傳出黑熊出沒的消息。自今年春節以來,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已接獲至少5起台灣黑熊的目擊及痕跡回報。這些目擊事件主要發生在瓦拉米步道、玉山主峰線步道以及南二段縱走路線上。
其中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發生在瓦拉米步道,一名遊客拍攝到台灣黑熊叼著剛獵捕的山羌移動的罕見畫面。另外,在玉山主峰線步道上,巡查員也發現了長約25公分的黑熊大腳印,進一步證實了玉山國家公園是台灣黑熊的核心棲息地。
專家分析,黑熊頻繁出沒可能與冬季高山植物果實尚未成熟有關。為了尋找食物,黑熊可能會往中低海拔地區移動覓食,因此增加了被遊客目擊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黑熊並沒有冬眠的習性,即使在冬季也會積極覓食以補充能量。
面對可能遭遇黑熊的情況,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出了五點重要建議:
若遠處發現黑熊,應保持冷靜並迅速離開,切勿驚擾或做出誇張行為。
登山時攜帶熊鈴或哨子製造聲響,並結伴同行。
妥善保存食物,避免氣味吸引黑熊,並將垃圾和廚餘帶下山。
禁止攜帶寵物進入生態保護區,在允許的區域也須將寵物繫上牽繩。
若發現黑熊或相關痕跡,立即通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為了提高公眾對黑熊保護的認識,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22年起在園區內多個地點不定期舉辦黑熊駐點解說活動。截至目前,已舉辦505場活動,服務超過11萬7千人次。
專家強調,保護台灣黑熊及其棲息地不僅需要管理單位的努力,更需要每位進入山林的遊客提高環境意識,共同維護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遊客應謹記,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要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避免人為干擾導致不必要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