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日接Yahoo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圖/轉自YahooTV《齊有此理》)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昌輝/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今(19)日接Yahoo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時表示,台灣在印太戰略與全球安全扮演樞紐角色,各種合作鏈結持續且穩定進行中。管碧玲指出,近十年中國科研船對台灣鄰接區海域調查發表之論文至少達65篇,掌握台海話語權之戰略意圖不容輕忽,海委會將強化海域科研能量;管碧玲也揭露,去年計10國、17艘次軍艦通過台灣海峽,面對全球對於印太和平與共榮之期待,台灣並沒有缺席!
管碧玲在《齊有此理》節目中指出,近期中國頻頻透過聯合利劍軍演、海警船或民兵漁船侵擾、科研調查船出沒等方式對我國形成「灰色地帶襲擾」;她亦揭露,根據海委會海巡署掌握的資訊:「中國科研船跟調查船就超過74艘,在我們鄰接區海域作調查然後發表的國際期刊,至少有65篇,不純粹是科學研究目的,一定也有戰略意圖,尤其是海底地質、地形、水文調查,明顯就是戰略性資訊」,所以,就算是研究船,海巡也一定會積極應處,同時,海委會也會強化海域研究科研能力,以利在國際領域掌握話語權海委會海巡署身為環太平洋地區「海域執法」第一線,在印太安全夥伴鏈結上,也投入許多心力,例如「巡護八號」停泊日本東京都整補、「巡護九號」與日本「相模號」進行聯合搜索和救難演練,管碧玲透露:「跟1周邊印太地區國家,我們都有密切在聯繫中,至於實質上跟哪一些國家、有什麼樣形式的合作,基於尊重友邦,就比較不便跟大家做詳細說明」。
從國際反應來看,管碧玲認為,各國深知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去(113)年包含美國、加拿大在內的10國、約17艘次船隻行經台灣海峽,除展現台灣海峽自由航行的象徵外,更顯示印太區域的和平與安全是全世界的共識議題。
管碧玲強調,在國家安全這一塊,是海委會十分重要的重點業務,海巡署將持續以機動、彈性、靈活、有效的勤務部署積極應處,與印太周邊理念相近夥伴的夥伴們,攜手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和共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