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傑大提琴奏響百年鹽田,全台首都鹽田古典音樂會震撼登場,營造鹽業文化盛宴–雲嘉南管理處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 蔡宗憲報導】
由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管處)、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春季場——《春25 張正傑鹽田夕陽音樂會》,於3月29日盛大開演,為臺灣打造首場「讓鹽聽見古典樂」的沉浸式鹽田音樂會。此次音樂會不僅創下全臺鹽田音樂會的先例,更成功吸引數千名觀眾湧入臺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爭相見證這場結合文化藝術與百年地景的視聽盛宴。
國際音樂名家共襄盛舉 鋼琴與鹽田共鳴
此次音樂會由國際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領軍「弦外之音」演出,並攜手京劇美猴王朱陸豪、卡門女郎次女高音翁若珮、鋼琴家呂冠葶,共同打造跨界音樂饗宴。最令人矚目的是,主辦單位特別將三角大鋼琴搬進百年曬鹽場,使音樂與鹽田景觀產生奇妙共鳴,讓現場觀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音樂體驗。
當天活動貴賓雲集,包括臺語詩人謝安通、攝影名家王素滿、資深曬鹽職人涂丁信、立法委員陳亭妃、郭國文,臺南市市長夫人劉育菁、市府民政局長姜淋煌、地政局長陳淑美、觀光旅遊局副局長鄭道立,以及多位企業代表、教育界人士與地方政要等多人參與,顯見此活動的重要性。
文化傳承與音樂創新 井仔腳之歌首度發表
雲管處處長徐振能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成功開創鹽田音樂會的歷史,更透過藝術促進地方認同,推動文化觀光與永續發展。其中,由臺語詩人謝安通作詞、雲管處副處長莊名豪譜曲的《井仔腳之歌》,在音樂會上首次發表,並由晉基建設董事長廖淑芬攜手在地蚵寮國小學童共同合唱,象徵世代與土地的深厚連結。
台灣守護文創董事長陳仁昌指出,井仔腳鹽田擁有超過200年歷史,是臺灣現存仍持續曬鹽的珍貴場域之一,見證了鹽業發展的軌跡與人文記憶。這次活動的成功,讓這片土地不僅僅是鹽業遺址,更成為藝術與文化的展示舞台,透過音樂與藝術的結合,向世界訴說臺灣鹽田的故事與精神。
展望未來 四季藝術節持續深化
本次活動成功匯聚藝文、建築、觀光、教育等多個領域的支持,展現高規格的執行力與社會整合能量,促成井仔腳鹽田從傳統曬鹽場轉型為國際級戶外地景藝術場域的重大突破。《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春之章圓滿落幕,未來將持續以四季為主題,推出更多融合地景與藝術的創新活動。
雲管處也邀請大眾持續關注「雲嘉南,好好玩!!!(雲嘉南濱海風景區)」及「井仔腳瓦盤鹽田」Facebook粉專,讓更多人共同見證這片土地美麗的蛻變與文化傳承。
貴賓與贊助單位大合照–雲嘉南管理處提供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張正傑大提琴音樂會,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瓦盤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