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北京拉抬內需、外資提前拉貨 中國製造業PMI創一年新高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宣布新一輪「對等關稅」措施前夕,中國公布3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回升至50.5,創一年來最高水平,數據顯示新訂單湧現、產能擴張。分析師指出,外銷商因應川普可能再擴大對中關稅,選擇提前下單,加速3月出口動能,對製造業發揮支撐作用。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週一(31日)公布,製造業PMI自2月的50.2上升至3月的50.5,連續兩個月站穩榮枯線之上,符合《路透》調查的市場預期;非製造業PMI亦上升至50.8,反映建築與服務業活動加速,顯示基建支出與政府刺激措施正逐漸見效。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普瑞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儘管美國關稅施壓,中國出口表現短期內仍具韌性,加上基建推升國內訂單,帶動整體PMI改善」。不過,普瑞查德也提醒,服務業疲弱拖累第一季整體GDP增速,未來需密切觀察內需復甦能否接棒出口成為主要成長引擎。

中國官方已將2025全年GDP增長目標維持在「約5%」,顯示在出口風險加劇下,北京仍希望靠政策拉抬內需來穩住經濟。中國國務院近期再推多項刺激方案,包括:擴大地方政府發債、推動降息與寬鬆貨幣政策,並強化「以舊換新」消費補貼計畫,鼓勵民眾汰舊購新以促進內循環。

為穩定外資信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親自召集多家跨國企業執行長座談,強調要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也在稍早的經濟論壇中,呼籲各國避免保護主義,應保持市場開放,以因應全球「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

川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已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總課徵20%關稅,新一輪「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公布。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正考慮對中國商品實施更全面的懲罰性關稅,以平衡貿易逆差並打擊中國輸美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

業界擔憂,若新關稅涵蓋面擴大至所有中製商品,可能引發新一波出口衝擊,並影響已回升的製造業景氣。與此同時,亞洲相關供應鏈,包括:台灣、南韓與東南亞國家,恐怕也將受到外溢性影響。

Related Posts

1 of 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