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日出席啟動儀式時表示,初期將以早期療育為主,提供兒童發展評估、復健療育,並與聯合評估中心建立轉診機制,結合社政資源,與第5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共同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能及早診斷與療育,家長也能獲得完整的資源與支持。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致力提升市民健康福祉,特別是兒童發展遲緩照護,這是施政重點之一。疫情後,全國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增加,為讓孩童掌握黃金治療期、縮短診斷等待時間,市府整合衛政與社政資源,首創「桃園市婦幼衛生所」,感謝醫療機構、公會與專家團隊的支持,透過跨部門與跨單位合作,讓桃園的孩子與家庭獲得更完善的照護。

婦幼局長杜慈容說明,「桃園市婦幼衛生所」有別於其他13區衛生所,初期服務以早期療育為主,編制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聽力師及各類治療師,設有醫師診療室、治療室、聽力室等,提供兒童發展評估、復健療育與衛生教育。
該所與第五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合署辦公,由社工、教保人員提供早療諮詢、教育、社會福利、復健療育資訊、個案管理與早療補助等服務,讓孩童從生理發展到家庭、社區支持都能獲得完整照護。
未來,婦幼衛生所將持續優化服務量能,朝向成為國民健康署認證的「聯合評估醫療機構」,擴充桃園市兒童發展服務,成為早期療育家庭的堅強後盾。

桃園市生育率始終是六都最高,然而新生兒出生數逐月下降,似乎需要更多措施支持年輕家庭和爸媽,促進生育意願。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啟動「婦幼衛生所」輔助措施,能降低年輕父母在生育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和顧慮。

張善政市長表示,市府盡量將生兒育女可能遇到的障礙排除,例如早療就是一個例子,萬一小孩出生後不太順遂,家長無不希望能能盡快取得資源,但就目前的醫療體系來說「沒辦法」,所以就會成為年輕爸媽的後顧之憂。
想到高齡婦女懷孕擔心孩子可能發育有問題,可能就不敢生了,這樣我們桃園市又少了一個可愛的小BABY,但是有了「婦幼衛生所」提供的輔助措施,可能就敢於生育,若是萬一生出來真的不順遂,市府可以盡快協助家長。
衛生局提醒,即日起市民朋友即可利用「桃園市婦幼衛生所網路預約系統」(網址:https://reurl.cc/GnEkop)進行線上預約,或來電洽詢服務內容與預約方式(電話:03-365-0667)。
今日包括市議員舒翠玲、楊朝偉、林政賢、陳美梅、朱珍瑤、張碩芳、呂林小鳳、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專委倪意梅、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婦幼局長杜慈容、衛生局長賈蔚、桃園市婦幼衛生所主任楊佩君、桃園市第五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蔡賀凱、八德區長蔡豊展、八德區衛生所主任李育霖、天成醫療社團法人天晟醫院副院長林慶元、聖保祿醫院副院長楊誠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秘書黃碧蓮、桃園市診所協會理事長姜博文、桃園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鍾世明、桃園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郭立昌、桃園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昱全、桃園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鄭博霙及桃園市聽力師公會榮譽理事長郭澤嘉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這篇文章 全國首創「桃園市婦幼衛生所」於2日正式啟動!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