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骨折術後未即時復健關節沾黏 積極治療三月恢復近正常

陳逸婷物理治療師呼籲應該及早進行復健,以減少並預防術後關節沾黏僵硬、軟組織沾黏、維持關節活動度,並且促進肩部功能性能力。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42歲陳姓女患者騎機車發生車禍,導致右手肱骨幹骨折,經手術復位內固定後原本恢復良好,不料10天後再度跌倒造成患部挫傷。由於擔心影響手術效果,患者延遲接受術後復健,未料因此導致關節沾黏,右手抬不起來,連穿脫內衣都困難。所幸在童綜合醫院復健醫學部陳逸婷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經過三個月積極復健,右手活動度已恢復接近正常,擺脫再度開刀的陰影。

陳逸婷物理治療師指導陳姓患者藉由治療性運動讓患側肢體適度的來伸展關節內軟組織。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術後近兩個月才開始復健時,陳姓患者發現右肩關節嚴重腫脹、活動受限。陳逸婷物理治療師針對患者關節沾黏與僵硬問題,安排「鷹式手工具軟組織鬆動術」,並設計階段性運動治療與生活功能訓練,逐步提升肩部活動度。半個月後患者即可將右手抬高至45度,一個月達90度,兩個月後達160度,三個月後幾乎恢復正常活動幅度。

陳姓患者感謝地表示:「原以為會需要再動一次刀,沒想到靠著持續復健就能改善!雖然過程辛苦,但每次進步都讓我更有信心,特別感謝陳治療師一路以來的鼓勵和陪伴。」

陳逸婷物理治療師指出,手術後如未及早進行復健,容易導致關節沾黏、肌肉萎縮及活動受限等問題。透過「治療性運動」能有效促進軟組織伸展、提升動作協調及減少痙攣現象,進而加速患部恢復。常見運動處方包含伸展、阻力、耐力訓練及平衡運動等,能有效預防術後功能障礙。

她也提醒,復健效果的關鍵在於患者的積極配合與持之以恆。只要經專業醫師與治療師評估,應及早展開復健計畫,依照個別需求規劃治療步驟,循序漸進達成各階段目標,才能有效恢復身體功能、避免長期後遺症。

這篇文章 骨折術後未即時復健關節沾黏 積極治療三月恢復近正常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 Posts

1 of 2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