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樹科大與消基會南區分所合作 邀律師分享國際間消保法機制與特性

樹科大與消基會南區分所合作 邀律師分享國際間消保法機制與特性

南部最大聲/高雄報導
 

為增進當前大學師生對於消費者保護制度的理解,並拓展國際法制比較之視野,樹德科技大學行銷管理系與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南區分事務所(消基會南區分所)聯合舉辦「消費者保護國際比較實務分享」專題講座,邀請建業法律事務所高雄所暨消基會南區分所副主委黃家豪律師擔任講者。此次活動為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一環,結合法律實務與消費者權益議題,吸引近百位師生踴躍參與。

講座特別由消基會南區分所徐祥禎主委介紹台灣消費者保護運動的發展揭開序幕,與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的成立背景,源自1979年震驚社會的「假酒事件」,一群學者與社會人士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自1980年起推動一連串改革行動。消基會透過申訴協助、檢驗服務、團體訴訟、發行刊物與國際交流等多元任務,長年肩負起保護消費者的重要使命。緊接著,由主講人黃律師進行國際制度比較,針對台灣、日本與韓國三國之消保制度進行深入解析。台灣的《消費者保護法》內容周延,涵蓋商品標示、廣告、公平交易、懲罰性賠償與團體訴訟等,提供消費者多元救濟途徑。日本與韓國也分別透過《消費者基本法》與《消費者保護法》確立制度架構,其中日本強調資訊透明與標示正確性,韓國則在危害防治與申訴處理方面具備完善機制,三國各有特色,互為借鏡。

講座中亦特別介紹跨境消費糾紛處理機制,提醒消費者可透過「eConsumer.gov」網站、我國消保團體或與各國合作單位進行申訴協調。黃律師並以實際案例說明跨境消費爭議處理實務,如消費者在日本滑雪設施受傷、日本餐廳預付未退費、日本民宿環境髒亂未退款等,展現處理過程中涉及語言、法律適用與證據準備的挑戰,呼籲民眾在跨境消費時提高警覺並妥善保存憑證。

本次講座也強調消費者在通訊交易與訪問交易中的權利,特別提及「七日鑑賞期」的適用範圍與定型化契約中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提醒學生善用消保法保障自身權益。黃律師並引用多起實務案例,如購買仿冒品、投影機規格不符、線上購物退貨爭議等,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正當程序維護消費安全。

活動最後,進行熱烈的Q&A交流時間,學生踴躍提問,包括如何判斷賠償金額的合理性、國際訴訟是否可行等問題,黃律師以其專業經驗逐一回應,現場氣氛熱絡。此次講座不僅強化同學們對消保制度的理解,也培養其國際法律比較思維與權益意識,深獲好評。

樹德科大行銷系系主任周政德與活動承辦老師黃慶源博士皆肯定此活動效益並承諾將持續推動法政與行銷管理領域跨域學習,辦理更多與實務接軌的講座與課程,致力培育具備行銷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感之現代公民。

▲樹科大與消基會南區分所合作舉辦專題講座。(左起行銷系黃慶源老師、黃家豪律師、徐祥禎主委)。圖/樹科大提供

▲講座活動吸引近百位師生踴躍參與。圖/樹科大提供

Related Posts

1 of 2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