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攜手醫界及民間組織共同舉辦失智症關懷演講,再度邀請台灣失智症權威曹汶龍醫師,深入探討失智症的預防與陪伴,於今(11)日在市政府9樓大禮堂舉行,吸引眾多市民熱情參與,現場座無虛席。衛生局長廖育瑋代表市長黃敏惠感謝曹汶龍醫師的精彩分享,期盼透過這場有深度又有溫度的講座,讓更多人了解失智症,社會多一點體諒與包容。

廖育瑋表示,隨著台灣邁入高齡與超高齡社會,失智症如同一波無聲的海嘯逐漸席捲而來。根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而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為8%,等於每100位長輩中就有8人受到影響,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為了讓市民對失智症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準備,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持續辦理多場失智症關懷講座。去年10月,曾邀請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防治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來分享專業經驗,當日獲得市民熱烈回響。因此,今年4月,再次邀請曹醫師蒞臨,針對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透過講座不僅能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理解,也有助於患者及家屬在面對疾病時,獲得更多實際的幫助與心理支持,期待大家今天有滿滿的收穫,共同打造失智症友善的照護環境。

曹汶龍表示,失智症其實是許多人在邁入老年後很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幾乎可以說是「活得夠久,就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但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失智症的治療效果有限,用藥只能稍微延緩惡化,因此,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理解」與「陪伴」。他強調,照顧失智症患者並不容易,需要了解他們的狀況與行為模式,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這也就是為什麼要長期走入社區、深入家庭,與失智症家屬座談、傾聽經驗,從中找出合適的照護方式與因地制宜的解方。

曹汶龍指出,失智症的照護不只是醫療層面的問題,更是一項社會與家庭共同的責任。唯有醫療端、政府部門與在地社區通力合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統,才能真正為患者與家屬提供安心的照顧。「很多人認為科技是用來取代人力,但我認為科技只是一種輔助,要懂得善用並掌握它」。包括透過臉書傳播平台,除了記錄生活,也可以藉由影片回顧失智家人的變化。益智遊戲APP可以用來動腦並抒解壓力,例如下載手機APP的麻將程式、接龍遊戲等,或是點播YOUTUBE一首病患熟悉的歌曲,慢慢他就能跟著唱,要能夠投其所好,才能對症下藥,也減輕照顧壓力。「陪伴失智者最重要的是適度順著病人的心,避免爭執,並給予對方安定感。照顧者若能以豁達的心態與失智症和平共處,將自身心態調整至與患者相近的程度,便能發現雙方的笑容都會變多。」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失智症,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就有信心能與失智者和平共處、一起生活。

活動現場氣氛溫馨,參與者踴躍提問,展現出對失智症照護的高度關心。領頭打造一條龍式失智友善網絡,人稱「曹爸」的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繼熱門電視劇《你好我是誰》分享會後,再度分享失智症的預防與陪伴。照顧失智者是一條漫漫長路,然而,神經內科曹汶龍醫師身兼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卻選擇用不同的方式面對這段歷程。曹汶龍的母親85歲時被診斷失智,他深知陪伴失智患者要懂得互動,陪媽媽唱歌、聊天成為日常,也經常在臉書分享母子互動過程,這些紀錄也成為他分享失智照顧的素材,身體力行「陪伴是最佳良藥」,直到4年前母親離世。這個關懷理念並沒有因母親離開而消逝,他同樣用同理心對待診間的病患和家屬,看診時常用手機播出個案熟悉的歌曲,安撫照顧者的心情。

衛生局表示,真正要落實「失智友善城市」,就是以失智者及照顧者為中心發展生活圈,確保他們在熟悉的社區中享有尊重、安全的生活,並能就近獲得所需資源與服務,感佩曹醫師下鄉走入失智症家庭,貼近失智者及家屬的需要。113年起市府整合「憶嘉人 失智友善社區在我嘉」計畫,攜手醫療院所及社區,推出六項創新措施,包括招募基層診所醫師進行篩檢、設立心理支持空間、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協助檢視及改造居家環境等,並辦理年輕型失智症支持團體,協助維持年輕型失智者的生活品質與工作能力等,今年會持續推動,為失智症者及其家屬提供即時關懷與協助,打造一個健康、永續、安全的失智友善城市。嘉義市政府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提升市民對失智症的認識,並營造更友善的照護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失智症預防有解方!嘉義市府邀名醫開講 共創友善照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