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周邊推動舊城再生打造人本街區,分為5個階段進行改造工程,但設置的防撞桿卻引發爭議。桃園市議會昨(14)日針對都市發展局質詢,市議員于北辰指出,部分民眾反映車輛不慎擦撞後須賠償高達2萬6700元,引起疑慮,建議都發局在兼顧安全與市容的同時,也應考量實用性與民眾接受度。都發局則回應,已啟動檢討,未來將採用更合適的替代方案。

于北辰提到,景福宮周邊設置了57支防撞桿,但一支招標價卻要2萬6700元,且較為脆弱,初期實施時,一周內就撞斷6根,不僅價格引發爭議,使用成效也備受質疑,到底是用來示警還是保護。他表示,這些日本進口的防撞桿「一碰就斷」,民眾賠償價格甚至比修車鈑金還貴,這樣的高額支出是否有考慮過更合理的採購方案,或能引入保險或分級賠償機制。
對此,都發局說明,該設施為舊城再生計畫的一環,初衷是希望兼顧市容美學與行人安全,因此選用深色鋁合金安全桿搭配反光貼紙。然而實際運作後發現,部分用路人尚未適應街廓變化,容易在轉彎處不慎撞擊,近期次數已經開始減少。都發局也進行檢討,未來將改採價格更合理、結構更耐用的安全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