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印尼籍勞工阿林(化名)因長期鼻塞,最近還常無緣無故流鼻血,經檢查發現是鼻竇腫瘤接近眼眶及顱底所造成。為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聖馬爾定耳鼻喉科主任盧彥廷醫師,在手術中運用新一代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精準切除腫瘤,術後恢復順利,使他能安心繼續在台工作。
阿林表示鼻塞的情況存在已久,起初以為是台灣潮濕氣候引起的過敏症狀,因此未加重視。直到最近一個月頻繁流鼻血,才驚覺應該有問題,於是趕緊到醫院接受檢查,發現原來是鼻竇腫瘤引起,醫師建議以內視鏡手術切除,以免引發更多後患。
鼻竇內視鏡手術雖屬微創手術,但鼻竇緊鄰眼窩及腦部,若稍有不慎,可能導致視力減退或腦脊髓液滲漏,引發腦膜炎等危險的併發症。術前,盧彥廷醫師為阿林進行詳細的電腦斷層掃描,術中則結合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成功清除病變組織,恢復鼻竇的正常引流功能,並且保留其結構與功能,減少術後黏連與疤痕形成,大幅降低復發機率。
盧彥廷醫師指出,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能清楚呈現鼻竇精細的解剖結構,猶如車用GPS,可即時顯示地圖實況與路徑方向,降低迷路的風險,同時避開重要的神經、血管及其他器官。不僅能精準定位病灶,還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幫助患者快速恢復。
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目前已成為鼻竇微創手術的核心輔助工具,特別適用於復發型鼻竇炎、全鼻竇鼻瘜肉增生及鼻腔內腫瘤切除等手術,尤其是病灶接近眼眶或顱底的危險部位。因為鼻竇發炎嚴重或曾經施行過鼻腔手術的患者,鼻竇構造會被破壞,透過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可以幫助醫師精確辨識病變位置,提高治療成功率與安全性。
盧彥廷醫師提醒,若民眾有長期鼻塞、頻繁流鼻血、嗅覺失靈或用口呼吸等症狀,甚至出現阻塞引起的膿鼻涕、鼻涕倒流、鼻惡臭及鼻竇炎等問題,應儘早至耳鼻喉科就診。這些症狀可能不僅是發炎,也可能與腫瘤形成有關,延誤治療恐造成嚴重後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長期鼻塞竟是鼻竇腫瘤 醫師結合科技助移工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