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桃園車站G07為台鐵與捷運綠線共構站,未來還將銜接棕線等多條路網。
請問目前設計是否已充分考量未來多線轉乘?是否預留足夠的動線與空間,避免未來進行大規模補強工程?此外,轉乘設計關係到市民日常使用效率是否已針對長者、行動不便者、外地旅客進行無障礙與視覺導引設計? 是否進行人流模擬,預估高峰時段轉乘時間?
目前市府尚未公開設計圖與模擬資料,市民要如何了解實際規劃內容。
是否計畫對外說明並公開設計資訊?是否規劃辦理專案性說明會?
青線高架設計爭議與民意反應處理不當青線橫跨桃園、蘆竹、大園、中壢等區,大多數路段目前規劃為高架形式。
市府在今年2月辦理三場地方說明會,地點分別在桃園區、蘆竹區、中壢區,主題為「桃園青線及周邊土地整合發展可行性研究」。
說明會當中,民眾反應最集中的是:噪音衝擊嚴重,尤其靠近住宅 高架遮蔽市容、破壞區域發展潛力 橋下空間易成死角、阻斷生活動線 面對這些反應,市府目前的正式回應是什麼?是否納入重新評估地下化可行性?還是早已排除?再者,說明會僅為路線展示與初步規劃說明,並未提供高架與地下化完整對照資料,也未讓市民有明確選擇空間。請問是否會補辦針對「高架 vs 地下化」的主題性公聽會?市府是否完成雙方案的財務、技術、民意比較報告。

G07站與青線都不是單一工程設計問題,而是會影響桃園城市架構與市民使用體驗的核心決策,務必納入各方意見以利地方長遠發展。
這篇文章 于北辰議員質詢G07站在去年6月由市長簽訂捷運綠線 設施移設合作意向書(MOU)後目前進度如何?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