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攜手國家海洋研究院,共同舉辦國際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網絡(IPMEN)二十週年大會。近200名來自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全球海洋素養、海洋科學及傳統生態知識專家學者共同宣讀《打狗宣言》,宣告未來十年全球海洋教育者的行動方針,期待在國際平台發揮重要影響力。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指出,IPMEN 2025會議集合亞太與全球海洋科學及傳統生態知識領域專家,深度探討海洋素養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展望未來十年海洋永續發展的行動路徑。本次會議主題為「傳統生態知識視角下的海洋素養對話:來自亞太的聲音」,聚焦亞太地區在地社群知識與海洋素養的連結,並深入探討如何透過亞太地區的傳統生態系統知識推動海洋科學、提升海洋教育,促進社群與國際海洋科學家的合作。與會者藉由社區案例、示範計畫、氣候變遷與聯盟倡議等4大主題議程,探索如何在海洋教育和科學研究中,更好地融合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海洋素養,同時透過工作坊與影像之夜,讓整體會議豐富多元,啟發更多面向的討論。
會議的亮點之一是在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陳璋玲、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和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宏榮的共同見證下,由IPMEN共同創辦人Harry Breidahl與IPMEN委員宣讀《打狗宣言》,提供三大行動方向,倡議未來全球推動海洋教育與海洋治理。其一是透過臺灣高雄古稱「Takao」(打狗),意為「竹林茂密之地」,強化傳統生態知識與科學研究的合作機制,確保沿海居民的智慧能夠在當代海洋治理中發揮作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海洋政策。其二為深化海洋素養,提升公民參與度。三為建立國際平臺,共享與傳承海洋知識,打造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的海洋教育與傳統生態知識交流平臺,該宣言將成為未來十年全球海洋教育者的行動方針之一。主辦單位表示,6月於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第三屆海洋會議中也將分享《打狗宣言》,期能發揮重要影響力。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今年已正式啟動「海洋素養典範國家四年期計畫」,希望透過政策、教育與國際合作,推動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海洋素養典範國家。透過這項計畫,將結合國內外學術機構、教育團體及海洋產業,共同發展完善的海洋教育體系,提升全民的海洋素養,並深化臺灣在國際海洋事務中的影響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廖德裕與副教授張詠斌帶領團隊承辦大型國際研討會,展示中山大學在海洋教育和科研領域長期累積的深厚實力與學術能量。廖德裕表示,海洋科學學院自成立以來,以培育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的海洋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致力於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海洋科學議題、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開發海洋資源與提高海洋環境工程關鍵技術等多方面的研究,並積極推展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國人海洋素養及形塑海洋意識與文化。藉由承辦本次會議,明確表達提升國家海洋教育與素養的決心與承諾,也有能力推動相關政策與研究,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
- Home
- 中山大學偕海委會、國海院宣讀《打狗宣言》
中山大學偕海委會、國海院宣讀《打狗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