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在高雄街頭,如今看到員警處理交通事故時,會發現一個明顯改變:員警不再低頭書寫紙本資料,而是從容地使用平板電腦,快速完成拍照、記錄,並列印事故當事人聯單,整體流程比過去更加流暢。這一轉變源自高雄市警察局自113年下半年起導入的「交通事故行動處理APP」,是數位治理在事故處理上的新實踐。
過去,事故現場處理以紙本為主,無論是事故當事人登記、現場圖繪製,或雙方談話紀錄,都需員警手寫完成。這不僅費時費力,字跡是否工整也影響資料判讀準確性,特別是數字和字母的辨識問題。此外,完成現場手寫作業後,員警還需將資料帶回駐地進行掃描建檔,整體流程繁瑣。
如今,透過平板與藍牙印表機的搭配,事故資料可在現場一次完成。定位、拍照、填寫、列印、上傳,全都整合在平板操作中,不僅提升紀錄的準確性,也大幅縮短處理時間。以往製作一位當事人的談話紀錄可能需要10到15分鐘,如今只需約5至10分鐘,節省的時間讓員警能專注於現場秩序維護與事故釐清。
這套系統也改善了後續作業流程。過去返駐地後的資料登錄、圖資繪製與掃描建檔常成為員警的負擔,如今透過即時上傳與標準化欄位設計,許多文書流程得以提前結束,後續建檔流程至少可節省20至30分鐘,讓案件從現場處理到建檔幾乎無縫接軌,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市民,把專業留在現場」。
除了效率提升,減少紙本作業也帶來環境助益。經估算,透過電子資料處理與列印精簡化,一年可節省數十萬張紙與墨水耗材,對高雄邁向低碳城市與淨零目標有具體貢獻。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表示,這套系統是事故處理科技化的重要里程碑,減少員警負擔、提升民眾服務、促進環境永續,成效顯著。目前高雄市員警使用平板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比率已近7成,114年全市平板數量達156台,居全國之首,未來將持續優化功能,讓處理與服務並重,也讓警政與城市一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