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公告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放寬中藥販售資格,引發藥師團體強烈反彈。根據新規定,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的中藥從業人員,只要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就可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此外,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修畢中藥核心課程並實習一年以上,也可登記為中藥商。
藥師公會全聯會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此舉嚴重威脅民眾用藥安全。該會理事長黃金舜批評衛福部的政策彷彿允許「修幾門課就能賣藥」,既不需通過藥師國考,也無需接受完整專業訓練,專業門檻蕩然無存。他強調,這不只是執業權的剝奪,更是對全民健康的嚴重威脅。
為表達抗議,藥師公會昨日號召上百名藥師齊聚衛福部大門前快閃抗議,要求撤回3月18日的違法解釋令。他們同時預告5月4日將有3000名藥師上凱道抗爭,捍衛用藥安全。抗議現場,藥師們高喊「沒有藥師的中藥,你敢吃嗎?」並砲轟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長蘇奕彰不適任。
對於藥師的抗議,衛福部表示尊重,但強調中藥商不能消失。衛福部中醫藥司長蘇奕彰解釋,近年來中藥販賣業衰退速度太快,從20年前的1萬多家降至現今的7000多家,業界估計10年內將不足3000家。考量到這一趨勢,衛福部才做出相關決定。
蘇奕彰強調,中藥材從栽培、採收與加工,以及基原鑑別、炮製、包裝、儲藏管理等都需專業與經驗。
他表示,未來會就中藥分級做詳盡規劃,並發展藥農制度,以確保用藥安全。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則表示,中醫藥是台灣很重要的資產,也是國人很依賴的,這部分連結社會、文化跟飲食,所以思考要更宏觀。
他希望各界能坐下來,站在國家發展、人民健康立場來討論,讓中醫藥有更多人才,在台灣可以種植製造,這會是國家未來重要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表示全力支持衛福部政策。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也主張,3月18日的解釋令未涉及「中藥調劑」,對萎縮的中藥產業是一劑強心針。
然而,爭議仍在持續。藥師公會質疑衛福部的解釋令「竹篙套菜刀」,違法擴大解釋法律原意。他們擔心非藥師經營中藥販賣業務將造成「買藥像買菜」的情況,嚴重影響用藥安全。
面對各方意見,衛福部表示將持續溝通,並強調未來會落實分工,規劃中藥分級管理制度,以平衡產業發展和用藥安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