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中山工商展現教學與輔導雙特色 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教學與生活輔導觀摩暨座談會」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辦的「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教學與生活輔導觀摩暨座談會」二十四日在中山工商登場。李昱平校長表示,該校為僑生量身打造全方位一條龍的教學輔導,採文化融合與學習安全、發展教材教法、推動適性教學、規劃多元評量、實施補救教學、強化華語教學、開設多元體驗課程、輔導取得證照和科大升學對接,促進東南亞產業人力交流並挹注國內產業基礎人才,利己利他。

為提升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之教學品質與學生生活輔導成效,教育部國教署在中山工商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教學與生活輔導觀摩及座談會,由教育部林主任秘書伯樵主持,參加單位有僑務委員會、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及目前已辦理或核114學年度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之學校計33校共同參與,以精進僑生專班學校辦學,強化教學品質與管理。

林伯樵主秘致詞表示,辦理產攜專班的目的除了幫助僑生學習專業技能外,對於國內人才需求亦提供一個至關重要管道。教育是從學生需求出發,而不是從學校角度衡量,要從源頭去思考,未來想要培育出什麼樣的人才,教育部會聽取各方不同的聲音與意見,透過座談會去調整做法,讓僑生產攜專班更臻細緻成熟,同時期盼僑生未來以台灣為家,安心學習或就業,共同在這片土地上打拼。

僑委會楊慧萍簡任視察指出,產學攜手專班開辦迄今已蓬勃發展,僑委會及國教署也一直設法精進產學攜手專班的質與量,盼透過座談及觀摩學習,讓各校有更多收穫,一起共好。

李昱平校長說,感謝教育部和僑委會的前瞻規劃,早在十年前就洞見少子化及企業需求,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配合新南向政策,宣揚台灣優質教育環境與產業發展,也讓僑生習得專業技能,或返回僑居地或留台就業,許僑生自己一個夢。

李昱平表示,中山工商很榮幸承辦第一屆僑生專班,迄今已培育超過三千五百名僑生,校方從接到僑生開始就建立僑生的歸屬感與自信,採一條龍的教學與輔導方式,讓僑生都能安心學習,勇敢追夢,目前成功圓夢僑生的案例不勝枚舉。

他說,泰國僑生板有竹,就讀電子科,目前已是曼谷LED Big上市公司董事長、泰國雲南會館理事長還創辦小學。徐懷清及郭家成,來自緬甸,當年畢業考取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現在分別擔任科技業工程師及企業負責人。緬甸籍的尹國雄,現為新北市星龍企業社負責人,他曾募集一萬書冊贈予緬甸愛華中小學成立第一座圖書館。

李昱平指出,越南僑生葉勇江,111學年度錄取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印尼籍林美蘭, 114學年度以特殊選才考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李校長表示,中山工商正派辦學,這次座談會是透過教學、輔導與生活照顧經驗分享,促進僑生專班教學品質與生活輔導成效,與會學校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對象,盼藉由良性競爭與合作創造「共好共榮」的僑生產學合作環境。

李昱平隨後引領一行人實地參觀教學實習工廠,包括商業經營科的實習門市教室;餐飲科的示範教室與中西餐教室;電機與電子群的電一廠、電二廠實習工廠等,大家對校方的教學、實習設備均留下深刻印象。最後座談會聽取各方建議後圓滿結束。

Related Posts

1 of 26,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