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氣候先鋒fb 翻攝
南部最大聲/ 編輯中心
針對核三廠2號機即將於5月17日除役及民間對能源政策的質疑,經濟部今(1)日強調,台灣穩定電力供應已有完善規劃,核電占比僅3.4%,不會因單一機組除役而造成缺電風險。
台電員工與民間團體在五一勞動節發起「草綠T行動」,至經濟部前抗議民進黨能源政策,質疑錯誤決策導致台電鉅額虧損,主張延役核電以維持供電與合理電價。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當日審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批評政府對員工聲音漠視,甚至可能秋後算帳。
對此,郭智輝回應表示尊重不同意見,但目前核三2號機除役為依法屆齡處理,是否延役仍在立法院審議中,經濟部持開放態度,關鍵仍在核安、核廢處理與社會共識。
針對供電穩定疑慮,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已規劃多項新燃氣機組接續運轉,包括大潭7號機、興達新燃氣1、2號機及台中新燃氣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1.3萬瓩,遠高於核三2號機95.1萬瓩的供電量,將有效支應未來電力需求。
對於台電虧損問題,經濟部說明,主因為國際燃料價格因俄烏戰爭飆升,造成發電成本暴增,台電2022、2023年燃料成本均超過6,000億元,為戰前兩倍以上,為維持物價穩定與產業競爭力,政府未全面反映成本至電價,導致財務虧損,與非核政策無直接關聯。
經濟部表示,目前除穩健發展燃氣機組外,政府持續推動多元綠能與強化電網韌性,包括太陽光電、風電、地熱、小水力等,並協助企業深度節能,達成淨零排放與穩定供電雙目標,請國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