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台中市推「金賞米匠心種子戶」培訓 培育稻米職人強化品質技術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培育具備科學化管理農業觀念與專業技術的稻米職人,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台中市農會於今(2)日在烏日區辦理「金賞米匠心種子戶培訓課程」第一梯次基礎班課程,特別邀請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李誠紘,深入解析稻米品質檢定與食味分析,協助農民強化品質辨識與實務應用能力;同時邀請稻米達人林凡閔分享栽培金牌米的實戰經驗與關鍵技術,讓學員深入了解高品質稻米的培育之術,作為學員學習與觀摩的典範。

參加農友針對水稻種植技術進行發問

農業局說明,此次培訓課程分為基礎班及進階班,基礎班以傳授基礎知識與理論為主,進階班則著重在實務交流與操作;目的在幫助農民更有效掌握高品質稻米的生產技術,同時確保穩定產量與提升米質。課程引導農友捨棄過往僅追求高產量的傳統觀念,轉而以提升稻米品質為核心,協助農民建立更具永續性與競爭力的稻米生產模式。

參加農友進行稻米食味鑑定練習看完外觀後聞味道

農業局指出,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顯著,農業生產面臨愈來愈多的不確定性。為提升稻作生產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透過培訓課程協助稻農掌握高品質稻米生產技巧、合理化施用農藥及肥料,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減少天候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

農業局許哲銘科長致詞鼓勵大家提升稻米品質

農業局表示,此計畫同時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項下的「終結飢餓」(SDG2),確保糧食安全、「責任消費與生產」(SDG12),建立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以及「氣候行動」(SDG13)提升農業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期望透過標竿引領,激發更多稻農的學習熱忱與發展潛力,逐步培育具備匠心精神與實務能力的種子栽培戶。並透過經驗傳承與在地推廣機制,擴大稻米品質提升成效,帶動稻米產業整體升級,強化面對國際關稅政策變動時的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強化稻米產業競爭力! 中市農業局金質米輔導列車在烏日區首發登場

Related Posts

1 of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