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媽慶木雕60-生物造型創作+乙巳年生活影像紀錄」6/30前在國聲廣播三五藝廊展出,國聲董事長朱世雲歡迎民眾踴躍預約參觀,感受大師數十年淬鍊的工藝精神及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圖╱記者孔亮云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國寶級木雕大師」黃媽慶,以數十年淬鍊的工藝精神及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將木雕藝術推向工藝與環境反醒的高度。
▲這次展覽展出大師歷年生物造型作品:蝦猴、蝸牛、鍬形蟲、獨角仙、狗、馬等30餘件。(圖╱記者孔亮云攝)
這次展覽展出大師歷年生物造型作品:蝦猴、蝸牛、鍬形蟲、獨角仙、狗、馬等30餘件;及黃媽慶大師的日常生活影像20幅與木雕所使用工具,呈現黃大師橫跨一甲子的創作軌跡與藝術成就。
▲黃媽慶將情感挹注在一刀刀的雕琢,留下牠們的身影長存,喚起對大地、大海的情感,也提點大眾對生態現象破壞的覺醒。(圖╱記者孔亮云攝)
國聲廣播公司董事長朱世雲表示,黃媽慶是出身彰化鹿港的木雕藝術家,從事木雕創作一甲子,創作題材偏愛的情境描繪自然。作品中可見多種媒材的混合運用,作品雕工細緻優雅,屢獲獎項,曾登錄為彰化縣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
▲這次也展出黃媽慶大師的日常生活影像20幅與木雕所使用工具,呈現黃大師橫跨一甲子的創作軌跡與藝術成就。(圖╱記者孔亮云攝)
朱董事長強調,雖然享有盛名,但敦厚樸實的黃媽慶有著鹿港人的熱情與親切。走進「黃媽慶木雕工作室」,就可聞到濃濃原木香氣,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雕功細膩、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花鳥、魚蝦、昆蟲、小動物和瓜果,宛如一部田園交響曲,呈現花果香與海的味道……。創作內容多以諧音、寓意、移情…等,富有濃厚鄉土味、保育觀念和社教的意涵,在工藝美學元素變化中成長茁壯,期待賦予臺灣木雕新生命。
▲黃媽慶是生長於鹿港北頭漁村的漁港子弟,有感於鹿港討海人對環境的變遷,用記憶雕刻出許多令人省思的作品。(圖╱記者孔亮云攝)
黃媽慶是生長於鹿港北頭漁村的漁港子弟,有感於鹿港討海人對環境的變遷,用記憶雕刻出許多令人省思的作品。鹿港海域的魚蝦貝蛤富饒漁村風貌,但滄海桑田、物換星移,黃媽慶將情感挹注在一刀刀的雕琢,留下牠們的身影長存,喚起對大地、大海的情感,也提點大眾對生態現象破壞的覺醒。作品選用回收或漂流木自然造型素材,結合木頭的屬性,以蘊藏豐富情感的刀法,表現出海邊隨處可接觸到的蝦猴,彈塗魚,寄居蟹等等,讓觀眾在欣賞藝術創作美學的同時,能感受到環保意識的推動。其中生物共生的「寄居蟹」,將朽木轉生的技巧讓人驚豔不已。
這次展覽以「生物造型」為主題,透過木雕藝術品,讓大自然生機與生命活力的木雕美學,與資源循環與生態保育,即日起到6月30日呈現在國聲廣播三五藝廊的展場內,歡迎事先預約,踴躍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