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即將於5月10日至11月23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盛大展出。本屆臺灣館展出計畫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主題為「【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of Precarity)」,回應大會「智慧.自然.人工.集體」的核心精神。

開幕式於5月8日晚間隆重舉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駐義大利代表蔡允中大使、駐米蘭辦事處總領事林讚南、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成功大學助理副校長吳秉聲、策展人薛丞倫與多位國際策展人、建築專家等貴賓齊聚現場。

李靜慧表示,臺灣多年來持續在威雙展平行展場中發聲,展現建築能量。文化部將於2026年成立「臺灣建築文化中心」,作為國家級建築策展與研究重鎮,促進國內外深度連結。她也提到,臺灣已與法國波爾多建築文化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拓展國際合作契機。

蔡允中大使則指出,文化是突破國際孤立的重要力量,駐義代表處自2021年設立文化組以來,已推動超過280場文化活動,將持續透過影展、博物館交流等方式深化臺義合作。

館長陳貺怡說明,「漂蕩」象徵臺灣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應變智慧,期盼藉此讓世界看見臺灣建築的文化視野與創造力。

策展人薛丞倫則表示,臺灣建築的韌性來自地理條件與歷史處境,「【無】信仰」呼應在變動與不穩中所展現的集體建構與空間智慧,並在國際展場中重新定義「信仰」與「建築」的交會。

展場設計以「島嶼」為概念主軸,核心為一座融合科技與自然的「科技島」裝置,並以E Ink電子紙播放臺灣地景。作品包含模型展示、書冊與影音QRcode,另設有「光明燈牆」,象徵臺灣傳統信仰與科技未來的連結。

展覽首日即吸引來自法國、日本、立陶宛、新加坡、泰國、香港、科威特等多國策展人與媒體參與,並舉辦3場國際論壇,探討建築教育、地緣政治與策展實踐。後續論壇及導覽活動亦將陸續展開。
這篇文章 「漂蕩智慧」開啟全球對話 臺灣館於威尼斯展出科技與信仰的交會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