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膠原蛋白迷思破解」你吃的真的有吸收嗎?全素來源成新寵 營養師解析3大關鍵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綜合報導

膠原蛋白早已是日常營養補充的熱門關鍵字,不少人天天喝、天天吃,期待找回彈性與光澤。不過營養師提醒,真正影響成效的不是「吃了多少」,而是「吸收與利用效率」。
但是你知道嗎?吃進去的膠原蛋白,其實不是直接補到臉上的。
這正是許多消費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膠原蛋白產品,從葷食、素食、小分子到高濃度,究竟該怎麼選?天天補充,為什麼皮膚沒有變好?營養師特別解析,真相其實藏在科學的細節裡-吸收率、利用率,才是決定「吃了有體感」的關鍵。

膠原蛋白是什麼?膠原蛋白從哪裡來?原料與萃取大不同

林詠竣藥師解釋,膠原蛋白是人體內最豐富的蛋白質之一,就像建築裡的鋼筋,支撐著皮膚的飽滿與彈性,同時也是血管、肌肉與骨骼的重要結構。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與紫外線曝曬,這些鋼筋會逐漸鬆動甚至斷裂,導致皺紋、鬆弛、毛孔粗大,連關節與血管也可能失去彈性。
人體是否能吸收膠原蛋白,則成了對抗老化的日常儀式,確切的「消化吸收」,並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膠原蛋白,中間有許多原理,林詠竣藥師表示,大部分市售膠原蛋白來自三大來源:魚皮、豬牛皮,以及植物仿生,以 INSSIBLE 為例,透過仿生技術,從植物中萃取並重建出與人體相容的一型膠原蛋白結構,營養師指出,這是近年興起的來自植物的「仿生膠原蛋白」,根據安泰醫院針對「全素膠原蛋白」的人體實驗顯示,並未出現常見的過敏反應,吸收率也較高。部分民眾因為害怕魚皮或魚鱗中萃取的膠原蛋白的腥味,或者腸胃較敏感者會引發不適或是過敏,全素的膠原蛋白也可以是替代的選擇。

另一方面,膠原蛋白在體內也很容易被紫外線破壞。紫外線中的 UVA 會深入真皮層,刺激活性氧(ROS)產生,引發皮膚中「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上升,這類酵素會直接分解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使肌膚鬆弛與老化加速。因此,如果沒有同步做好抗氧化與防曬措施,即使攝取再多膠原蛋白,臨床營養師指出,補充膠原蛋白須搭配規律作息與防曬,否則紫外線可能分解已合成的膠原蛋白。「穩定補充、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有效關鍵。
補充膠原蛋白的3個關鍵建議:
 1. 選對來源:如對海鮮或動物性原料過敏者,可考慮植物來源產品。
 2. 搭配防曬:UVA 紫外線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記得白天補擦防曬。
 3. 搭配維生素C:有助膠原蛋白合成與穩定性,建議搭配攝取。
臨床營養師張語希指出,影響大眾持續補充膠原蛋白的兩大因素,是過敏與味道。許多民眾在服用膠原蛋白時會出現兩大困擾:第一,是來自海洋或動物來源的膠原蛋白易引發過敏反應,特別是對海鮮、甲殼類敏感的人;第二,則是口感與腥味問題,讓人難以長期服用。
「尤其是魚鱗、魚皮膠原蛋白,由於是海洋廢料再利用,雖然便宜、分子小,但腥味重,需要靠人工香料蓋味,這對敏感族群的腸胃其實是額外負擔。」她補充道,「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新一代配方,強調無腥、好喝、適合全素,甚至還能加入果汁、氣泡水、牛奶,讓保養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營養師也特別提醒,膠原蛋白不只會隨年齡減少,也會因為紫外線照射而流失。因此,建議同步補充維他命C、葡萄籽等成分,形成「內服+防禦」。

INSSIBLE透過仿生技術打造全素膠原蛋白

「選擇膠原蛋白不該盲目追求濃度,重點在於人體吸收的有效性。VeCollal® 不僅科學驗證吸利用高,還能無負擔融入日常生活,真正讓肌膚感受到年輕彈力。」臨床營養師張語希表示,保健品市場也總在追求更快、更強、更有感。但真正的關鍵,往往不是「多」,而是「準」。膠原蛋白不只是瓶裝的青春幻想,而是一場與身體長期協作的工程。唯有理解它的來源、吸收路徑與代謝邏輯,我們才能在眾聲喧嘩的市場中,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配方。

Related Posts

1 of 2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