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能源安全是國安議題,不容政治操作! 林岱樺:能源政策應專業決策,不能靠「博筊」與多數暴力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今(13)日,立法院進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草案審議。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於議場中嚴正指出,極端氣候加劇、地緣政治升溫,能源政策已非單一技術或選項之爭,而是攸關國家安全與人民生命安全的戰略選擇,決策過程更應回歸專業與社會共識,絕不能淪為政黨操作的籌碼。

林岱樺表示,從巴黎氣候協定到全球淨零排碳目標,世界正集體朝向能源轉型與碳中和邁進,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她強調:「我支持能源自主,也支持穩健減碳路徑,這不是哪一黨的立場,而是對抗災難、保護下一代的必要行動。」

她以南台灣為例指出,近年氣候異常加劇,高雄與屏東人民飽受水災、旱災與颱風侵襲,氣候變遷不再是抽象議題,而是貼近人民生活的現實危機。「我們高雄人從八八風災到去年連三颱,親身體驗氣候災難的代價,更知道能源政策不能靠『博筊』、賭運氣。」

對於國民黨本次以多數強勢通過修法,林岱樺表達強烈不滿,認為法案內容涉及核電廠延役、核廢料儲存與永久處置等高敏感性議題,卻未召開完整公聽會,也未諮詢周邊居民與在地政府,更遑論充分的風險評估與替代方案規劃。「這不僅違背立法程序正義,更是對地方居民的漠視與對專業的踐踏!」

她質疑,核電廠是否安全、核廢料是否能有效處置,至今尚無全球公認解方,台灣不應重走高度依賴核能的老路,而是應該發展多元潔淨能源、強化電網韌性與推動分散式發電。她並支持賴清德總統提出的穩健能源轉型方向,呼籲朝野勿將能源議題泛政治化,更不應以「多數暴力」操弄重大國安政策。

林岱樺最後強調:「國會是討論的地方,不是表決的機器。能源安全攸關國運與世代福祉,應回歸專業審議與民主溝通,而非被口號與民粹左右。唯有建立在專業、資訊透明與全民共識基礎上的能源政策,才能為台灣打造真正安全、永續的未來。」

Related Posts

1 of 2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