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週二買機票最便宜」這個說法廣為流傳,甚至成為了許多旅客的購票策略。然而,隨著航空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這個曾經被認為是金科玉律的建議現在已經不再適用。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個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航空公司依賴人工干預進行機票定價的時代。當時,航空公司的經理會在每週一回顧上週的航線表現,並在表現不佳的市場中將促銷價格輸入系統,使其在週二早上顯示。這種固定的操作模式被乘客發現,進而形成了「週二買票最便宜」的普遍認知。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航空公司的定價策略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票價跟蹤旅遊網站Hopper的首席經濟學家海莉·伯格(Hayley Berg)表示,現今航空公司已經採用複雜的演算法來進行定價。這些演算法能夠根據即時需求和市場動態快速調整票價,使得特定日期的固定優惠不復存在。
那麼,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中,消費者該如何尋找最優惠的機票呢?伯格提供了以下建議:
利用價格監控服務:註冊使用Hopper或Google Flights等票價監控服務,隨時追蹤價格變化,並在出現優惠時迅速下手。
提前規劃: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訂票。對於國際航班,建議提前3到5個月預訂;國內航班則以提前6到8週為宜。
保持靈活:如果可能的話,對出行日期保持一定的靈活性,這樣更容易找到優惠票價。
關注整體趨勢:不要只盯著某一天的價格,而是要觀察整體趨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購票時機。
快速決策:一旦發現符合預算的理想價格,不要猶豫,立即下單。因為在當前的定價模式下,優惠價格可能瞬息萬變。
總的來說,雖然「週二買機票最便宜」的說法已經成為過去,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工具,消費者仍然有機會找到物美價廉的機票。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警惕、靈活應對,並善用現代科技,才是獲得最佳票價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