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新北未來科技人才鏈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聯合產官學培育新秀

記者廖濬弘/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未來科技人才鏈」培育計劃啟動。致力於教育札根的「台灣學聯」扮演橋梁角色並積極發揮作用,除豐富多樣職業生涯探索體驗活動,還邀請專家學者企業積極參與,與會很多企業學者對於【台灣學聯】相當肯定。雲林科技大學材料科技所所長陳元宗說,「台灣學聯職涯探索」在鏈結參訪課程全面性扎根,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天舉辦「未來科技人才鏈」培育計劃,發表會聚焦半導體、綠色新能源、航天航太等關鍵科技領域,目的在於構建完善的人才培育生態體系,為產業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

活動包括瑞芳高工成立「無人機AI創新應用中心」,鶯歌工商則成為教育部指定的「AR/VR 5G新科技學習示範基地」,新北高工設立「移動式機器人基地」及「資訊國手培訓中心」,淡水商工則與歐姆龍攜手設「智慧控制認證中心」,三重商工設置全國唯一「金融沙盒育才中心」,整合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模擬交易課程。

教育局表示,「未來科技人才鏈」核心在於整合學校、產業、科技大學與證照體系,協助學生從國中端即能試探科技職涯,釐清自我志向與興趣,順利接軌產業需求,厚植就業競爭力。新北市將持續拓展科技教育量能,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產業中最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台灣學聯」代表也在活動中與新北市教育局、雲林科大、廠家和七所公立技高和國中、國小的學生代表共同登臺,按下象徵著「產、官、學」三方聯動的啓動儀式按鍵,為新北市教育局未來科技人才培育計劃注入強勁動能,此激動時刻,標誌著「台灣學聯」與各方攜手開啓育人的新旅程,共同為科技產業培育更多高素質人才。

「台灣學聯」今天在整個活動規劃與舉辦中,扮演中間橋梁角色並積極發揮磨合作用,協助學生在國小、初中與高中階段開啓職業探索之旅。在傳統教育模式下,許多學生目標就是追求大學學歷,對自身職業方向缺乏清晰認知。「台灣學聯」深知這一情況,早在國小、初中與高中階段便積極介入,為學生們搭建起職業探索的橋梁。「台灣學聯」精心組織了豐富多樣的職業生涯探索體驗活動,帶領學生們走進企業第一線,實地感受科技產業的蓬勃脈動。

包括之前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開設微課程深入淺出地講解半導體.綠能.航太等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就業前景;組織學生參與模擬項目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科技研發的魅力與挑戰。通過籌劃這些活動,讓國小、初中與高中學生能够提前接觸科技產業,激發他們對科技領域的濃厚興趣,從而明確職業方向,避免因在追求學歷而與自身職業興趣和市場需求脫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材料科技所所長陳元宗指出,經由「台灣學聯職業探索」引介今天參與了新北市政府的活動,人才培育是好事情,可以說是洞察先機,半導體及A I產業變化大,台灣學聯長期投入的工作,安排課程實作學習,是「先備知識」,非常有意義,由半導體跟科技專家好來連結,樂觀其成。

陳元宗指出,「台灣學聯職涯探索」在這個鏈結參訪的課程其實很全面性的扎根,把學校學習理論還有外在實務基礎做結合,實地操作,像是電晶體方面,是更好, AI半導體實務影像,用簡短話語就能明瞭。

騰錂鐳射公司財務長李宗憲表示,「台灣學聯職涯探索」致力於產業教育,讓學生提早接觸實務情況,將學術與產業結合,啟發學生,也可以較早接觸產業,【台灣學聯】長期投入教育扎根,只要是學術上需求,他們都樂於提供相關資訊。

科毅科技副總經理張登富指出,在科技部分,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包括中國、東南亞的越南、馬來西亞等等國家都重視,台灣有台積電護國神山,其實很多國家都是往下扎根,這件事情,企業也是樂於配合,新北市教育局這樣的規劃及做法是相當獲得認同,他們公司在教育部分著墨很多,國外很多院所也都是往高中教育去邁進,【台灣學聯】教育方針一直是努力在國中甚至國小這種基礎概念的教育,對於國家厚植實力幫助很大,對於教育貢獻卓著且有目共睹。

未來「台灣學聯」繼續秉持初心,深耕國小、初中及高中職業探索領域,不斷完善產官學培育人才合作模式,提供更多學生提供精準的職業規劃指導與實踐機會,助力打造科技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北未來科技人才鏈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聯合產官學培育新秀

Related Posts

1 of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