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力危機需共解!臺南加碼獎百萬推動13家醫院打造友善職場 與中央政策雙軌並進挽留護理人才。(圖/記者翻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臺灣醫療現場面臨護理人力持續流失的嚴峻挑戰,護理人員因職場環境高壓、待遇偏低與工作負擔沉重,紛紛選擇離開臨床崗位,造成醫院人力短缺,進一步衝擊病人照護品質與醫療安全。面對這場攸關全民健康的系統性危機,中央與地方政府齊力回應。
行政院近日核定推動為期4年的「護理職場環境改善計畫」,將投入新臺幣275億元,從改善待遇、降低工時、優化人力結構三大面向著手,全面改善護理工作條件,為護理人員重建對臨床工作的信心與熱情。
呼應中央政策精神,臺南市政府也推出具在地特色的加碼作為,啟動「醫院護理友善環境獎勵計畫」,針對本市13家急救責任醫院已執行的友善職場措施及實施後之留任成果進行評選,提供最高每院100萬元的獎勵補助,以具體資源鼓勵醫院強化職場支持系統,挽留珍貴的護理人力。
▲臺南市政府推出加碼作為,啟動「醫院護理友善環境獎勵計畫」,提供最高每院100萬元的獎勵補助。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持續推動政策,努力改善護理職場條件,並提升社會對護理人員尊重,以吸引更多專業護理人力投入或重返職場。他代表全體市民感謝所有護理人員長期以來的辛勞與奉獻,並指出,隨著醫療水準日益提高,護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與負擔也日趨加重,市府推出相關措施,包括與醫院合作提供留任獎金,強化護理人員的物質,同時也要嚴格查察不當對待行為,嚴肅處理醫療院所或市民對護理人員的不尊重言行等方式,提升護理人員的留任意願。
黃偉哲指出,護理人員是醫療體系最重要的基石。推估至114年9月1日,臺南市13家責任醫院尚有672位護理師職缺,顯示人力缺口仍然巨大。市府在不與中央政策重疊的原則下,推出本市特色的獎勵機制,希望從地方政府層級也能發揮影響力,補強中央政策推動的深度與廣度。
▲黃偉哲力挺護理天使,台南市加碼百萬推動13家醫院打造友善職場。
本次參與計畫的13家責任醫院,近年來已積極推出一系列友善措施,包括:提供新進護理人員簽約獎金與調薪方案、強化夜班與急重症單位津貼、鼓勵進修,提供公假與獎勵金、導入人工智慧(AI)系統提升作業效率、增聘輔助性人力,減輕臨床壓力、設置院內托嬰中心,協助平衡家庭與工作。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這次市府主動整合醫院現行做法與實施成果,針對實質改善工作環境與提升留任率的作為給予獎勵,除了肯定醫院的努力,也希望能提供他縣市參考,形塑留才友善風氣。未來臺南市政府將持續監測醫療機構護理人力動態,搭配多元政策工具,穩定臨床照護人力,維護市民就醫權益,持續為打造一個健康、有韌性的城市而努力。
為展現各界合作決心,臺南市政府5月19日與13家責任醫院及2家護理師護士公會共同宣誓持續合作、打造護理友善職場的承諾。南市府強調,改善護理工作條件,不能只靠中央或單一醫院的力量,而需中央政策引導、地方政府資源支持、醫療院所積極改革,並結合社會大眾的理解與鼓勵,形成多方合力,方能真正讓護理人員「願意留下、留得長久、留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