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張淑慧 報導】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聯合公平交易委員會,於114年舉辦「廣告規範實務研習營」,專為全臺廣告相關主管機關及各縣市負責公平交易法業務的專業人員設計。本次活動聚焦「詐騙廣告實務與預防」主題,透過講座形式分享實務經驗。南市警局精心整理多起實務案例,深入解析詐騙集團如何利用網路廣告觸及各類族群,並剖析其操作手法,歸納出常見的詐騙廣告形式與類型。活動期望藉由跨領域合作,全面提升防詐意識與識別能力,讓參與者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業務中,快速辨識詐騙廣告,有效預防與遏止詐騙案件的發生,進一步降低犯罪風險。
南市警局分析114年4月臺南市詐騙案件數據發現,假投資詐騙案件數量及財損金額仍居各類詐騙手法之首。調查顯示,投資詐騙手法多以偽裝名人或投資專家的網路廣告為起點,通常建立假名人的同名粉絲專頁,並透過臉書、IG等社群平台投放付費廣告,利用演算法提升觸及率。這些廣告以公益分享為包裝,吸引民眾點擊後加入投資群組,進一步實施詐騙行為。
因此,提高對詐騙廣告的警覺性與辨識能力尤為重要。在面對網路上繁多的廣告資訊時,應避免輕易點擊廣告連結,並謹慎檢視廣告內容、帳號真實性,以及是否為假名人頁面等細節,才能有效防範落入詐騙陷阱。
局長林國清呼籲,打擊詐騙需仰賴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也希望民眾能持續培養自身的防詐敏感度,並隨時關注165打詐儀錶板網站以掌握最新防詐資訊。如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10報案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保護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