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綜合

新加坡取代香港登頂亞洲金融樞紐 童振源新作深入解讀

記者彭羽溱/綜合報導

在全球資本流動劇烈轉變的時代,新加坡以其穩健的制度設計、靈活的政策工具與戰略性地位,悄然重塑亞洲資產管理版圖。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在《新加坡六十年》中深入剖析這座小國如何以大智慧逆勢崛起,從後起之秀躍升為亞洲金融新龍頭,為讀者揭示資本轉向背後的深層脈絡與未來趨勢。

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

新加坡重塑亞洲資產管理版圖

根據2023年數據,新加坡的資產管理規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達4.094兆美元,首次超越香港的3.993兆美元,躍升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這一變化不僅標誌著亞洲金融格局的轉變,也彰顯了新加坡在全球資產管理領域的重要性與競爭優勢。

童振源在書中表示,回顧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新加坡的AUM增長速度遠超香港。2017年時,新加坡的AUM僅2.438兆美元,與香港的3.106兆美元相差6,680億美元。然而,隨著市場結構變化與政策優勢的發揮,新加坡的資產管理規模迅速提升,逐步縮小與香港的差距。到了2023年,新加坡的AUM 終於超越香港,正式奪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龍頭地位。

增長動能對比:新加坡勝出

從年增長率來看,新加坡近年的表現尤為突出。2018年至2020年間,其AUM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4%、16.9%與19.4%,與香港的-1.5%、20.8%、22.0%相當。然而,2021年,新加坡AUM增長14.0%,遠勝香港的1.2%,顯示出市場信心明顯轉向。

即便2022年全球市場因新冠疫情低迷,兩地AUM皆受影響,但新加坡僅下降8.8%,跌幅小於香港的14.2%,展現出更強的市場韌性。2023年,新加坡AUM回升11.8%,而香港僅增長2.1%,這一年成為新加坡正式超越香港的關鍵分水嶺。

長期來看,2017年至2023年間,新加坡的AUM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達9.0%,幾乎是香港的兩倍(4.3%),這也反映出資本流動的明顯轉向。

童振源分析國際資金湧入新加坡的關鍵因素有四:

1.穩健與高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新加坡一直以政治穩定、法治健全與親商政策著稱,成為全球企業與投資者的首選地點。其卓越的全球競爭力、高素質專業人才、英語工作環境、與安全宜居的環境、完善的資產管理生態系,進一步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機構與高淨值人士落戶,成為全球資本青睞的金融樞紐。

相較之下,香港自2019年以來,社會動盪與《國安法》的實施,讓部分國際投資者對其監管環境產生疑慮,促使資本轉向新加坡。

2.靈活且透明的金融監管體系

新加坡的監管環境更具彈性,並提供多項有利於資產管理產業的政策措施。例如,2020年推出的可變資本公司(VCC)架構,為基金提供更靈活的法律結構,吸引了大量私募股權基金與對沖基金進駐。

此外,政府提供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推動新加坡成為全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數量突破2,000家,遠高於香港的450家(2023年底)。

3.稅收與投資誘因

新加坡的稅制對資產管理行業極具吸引力,無資本利得稅使長期投資更具優勢。儘管企業所得稅(17%)與香港(16.5%)相近,但新加坡針對資產管理業提供更多優惠,例如全球基金稅務豁免計劃,使國際資產管理機構更願意將總部設於新加坡。

此外,新加坡已與86個國家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降低跨境投資的稅務負擔,進一步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同時,新加坡政府推行的「全球投資者計劃」也吸引眾多高淨值人士移居當地,進一步推動私人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

4.地緣政治與全球市場影響

在當前全球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下,投資者更傾向於將資產分散至低風險市場。新加坡憑藉其地理位置優勢,不僅能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還能避開東亞的地緣政治風險,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並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更象徵著全球資本流動趨勢的重大轉向。在政治穩定、靈活監管、優惠稅制及地緣戰略優勢的支撐下,新加坡的金融影響力可能持續增強,可能進一步鞏固其亞洲資產管理龍頭的地位。

童振源歡迎大家加入《新加坡六十年:小國大智慧的故事》WhatsApp社群,直接收到每一篇精彩故事。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chat.whatsapp.com/DGDkzqZBPH48dqRsNUJPo9

Related Posts

1 of 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