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兩個校長一個念想 鳳岡國中聯手忠信學校跨校合作扎根科技及培養品德


▲始於兩個校長的一個念想:科技扎根要從小做起品德亦然!新竹縣鳳岡國中偕忠信學校推動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課程。(圖/忠信學校提供)

【亞太新聞網/編輯中心】

新竹縣立鳳岡國民中學與新竹忠信學校於忠信校園於2025年5月19日簽訂《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備忘》,兩校師生百餘人共聚一堂,見證著科技教育與品格培養並重的跨校合作正式啟航。儀式由鳳岡國中校長徐永明與忠信學校校長廖婉君共同主持,攜手推動AIoT合作計畫,讓科技素養自國中階段扎根,同時也為非都市型態的學校注入嶄新活力。


▲新竹縣鳳岡國中偕忠信學校推動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課程。(圖/忠信學校提供)

█科技教育與品德教育要從小做起
簽約儀式中,徐永明校長語重心長地表示:「學校不在乎大小,而在乎能否發光發熱。我們有責任讓每位孩子在這裡都能看見自己的未來。」作為鳳岡國中的第十一任校長,自2016年上任以來,他始終堅持以「愛與關懷」為核心,推動校園文化革新與教育轉型。除了課程內容的不斷創新,鳳岡國中近年在徐永明校長的帶頭下,校園環境也大幅改善。兩棟教學大樓整建美化完畢,全新設置的「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提供學生動手實作空間;此外,使用逾30年的老舊跑道也已翻新為湛藍的全新跑道,為學生打造更安全舒適的運動場域。


▲新竹縣鳳岡國中偕忠信學校推動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課程。圖左起:忠信文教基金會創會人&忠信學校原校長高天極、鳳岡國中校長徐永明、忠信學校校長廖婉君、忠信學校原校長簡煥卿。(圖/忠信學校提供)

鳳岡國中雖然是新竹縣學生數最少的國中之一,2025年僅有35名畢業生,全校學生人數僅百餘人,但也因如此,學校得以提供更細緻、更個別化的學習環境。徐永明校長強調:「小學校更能培養出緊密的師生關係,鞏固學生的品德基礎,同時也讓我們有更多空間去嘗試創新課程。」


▲新竹縣鳳岡國中偕忠信學校推動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課程。鳳岡國中校長徐永明(中)、忠信文教基金會創會人&忠信學校原校長高天極(右)、忠信學校原校長簡煥卿(左)合影留念。(圖/忠信學校提供)

█智慧物聯網(AIoT)合作課程及跨域學習
本次簽訂的合作計畫,正是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強調的「素養導向」與「跨領域學習」。透過忠信學校偕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設計之符合課綱需求的彈性課程教材,經由鳳岡國中資訊教師參與優化後,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智慧感測、資料分析、與物聯網應用等前沿科技,並以彈性課程形式導入課堂。


▲忠信學校原校長簡煥卿引言。(圖/忠信學校提供)

█小小的學校蘊涵著大大的志氣
「我們想做的,不只是教學生操作科技,更要教會他們如何與世界連結,如何與人相處。」徐永明校長最後如此補充。


▲鳳岡國中校長徐永明致詞。(圖/忠信學校提供)

AIoT不只是工具,更是橋樑。在這場AI的時代大潮中,徐永明校長始終堅信,科技教育要向下扎根,品德教育也不能缺席。這不只是一場簽約儀式而已,而是鳳岡國中對未來教育的宣言:小小的學校,也要給學生大大的未來。


▲忠信學校校長廖婉君致詞。


▲始於兩個校長的一個念想:科技扎根要從小做起品德亦然!新竹縣鳳岡國中偕忠信學校推動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教育合作課程。(圖/忠信學校提供)

Related Posts

1 of 2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