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食藥署修法禁用動物實驗佐證膝關節食品功效 PETA推動奏效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帶著連署書和標語至食藥署陳情。(圖/PETA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在國際與在地動保團體多年奔走下,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日前正式修訂健康食品膝關節保健功效的相關法規,刪除了食品公司可用動物實驗來佐證產品成效的條款。此一重大進展,來自PETA(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與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聯合倡議與社會各界的強力聲援。

過去,為了聲稱食品具膝關節保健效果,廠商可進行包括注射分解酵素至老鼠膝關節、切斷其關節組織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等殘酷實驗,並在未使用止痛藥的情況下觀察疼痛反應,再禁食並執行安樂死與解剖程序。根據新公布的最終版法規,相關功效訴求將僅能依據安全且有效的人體研究結果,不再允許以動物實驗作為佐證依據。

這項政策轉變來自一連串具體的行動與倡議,包括PETA提出的詳細科學評論、超過12萬5000封由PETA全球支持者所發出的請願信,美國知名演員Maggie Q的致函食藥署,以及四個國際科學組織的共同聲明。台灣友善動物協會也發起聯署,獲得超過百位本地科學與醫藥專業人士支持,並赴食藥署遞交陳情書,表達民間與專業界的強烈立場。


▲舊版草案法規中指示的動物實驗的相關照片,展示了老鼠如何被注射藥物、通過切斷關節韌帶致殘、被關在狹窄的籠子裡、被殺死並被肢解的過程。(圖/PETA提供)

PETA亞洲高級副總裁傑森·貝克(Jason Baker)對此表示:「終止這類以動物為實驗對象、只為食品行銷的測試,是食藥署正確且人道的選擇。我們為這些無助的動物爭取到一場勝利,也呼籲台糖等仍進行動物實驗的公司跟進,全面改用以人體為基礎的科學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食藥署首次對動物實驗規範做出進步調整。在PETA持續關注下,過往為了抗疲勞、降血壓、牙齒健康、促進鐵吸收與骨質保健等功效所進行的動物實驗已被移除。例如老鼠不再因抗疲勞研究而被電擊或溺水,不再因降血壓研究而被繁殖為高血壓模型,不再因鐵吸收研究而被灌食缺鐵食物致貧血。這些不人道作法正逐步被國際認可的非動物實驗方法所取代。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執行長潘定澤指出:「我們非常感謝政府願意傾聽來自社會與科學界的聲音,這是推動制度進步的重要里程碑。我們也期待其他仍保留動物實驗選項的功效項目,能夠儘速跟進,讓更多動物免於痛苦與犧牲。」

然而,挑戰仍在持續。PETA指出,目前仍有部分台灣企業未落實這項轉型。以台灣糖業公司為例,該公司近年曾資助多項涉及動物痛苦的實驗,如反覆餵食老鼠冬蟲夏草、注射致過敏性疼痛反應物質、反覆抽血與最終以斷頸方式犧牲實驗鼠。另有實驗將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小鼠禁食並餵食麥芽糊,反覆採血觀察變化。這些實驗皆非法律要求,卻仍被採行。

PETA強調,動物不該成為人類實驗的工具。該組織主張「動物不是供我們使用的物品」,反對以人類為中心的物種歧視觀點,呼籲社會一同邁向更人道且科學的未來。
 

Related Posts

1 of 3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