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育銓/ 採訪報導】
綠意療癒城市,市集也能成為身心靈的休憩站。首屆「2025植癒蒔光節」於今(6日)在新北淡水捷運站後方廣場圓滿落幕,兩日活動吸引上萬名民眾參與,現場42個在地特色攤位涵蓋多肉植物、陶藝花盆、咖啡烘焙、音樂演出及手作DIY等多元內容,打造最Chill的綠色市集體驗。臺灣農民組合協會執行長楊儒門表示,本次成功試辦後,未來將持續與新北市政府攜手推廣農業與療癒結合的創意市集,讓綠色生活真正走入城市日常。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於活動首日親自到場,逐一走訪各攤位,與農友們熱情交流。他表示:「這場市集不僅是購物場域,更是一個融合生活、藝術、教育與療癒的平台。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市民在繁忙生活中找到綠意與放鬆,也讓友善、有機的農產品進入都市人的生活,創造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補充指出,活動主打「綠療育」概念,讓參與者不僅能欣賞陶藝、多肉等植栽美學,更能親手體驗盆器DIY,培養對自然的親近與愛護。像是擁有全台最多品種的AirMagic種苗育苗農場、特色植栽品牌「魯肉販」及「午春宮」等皆展出珍稀多肉植物,成為市集一大亮點。


魯肉販多肉植栽農友楊志清表示,一般民眾首次接觸的這些多肉植物,可以先買一兩朵便宜好入手的品種回去栽種,慢慢的細心照料,有心得了再來種其他較貴的品種,而且多肉植物種植也不難,是新手叫好入手的品種。也有農友黃先生說這幾年掀起一波植栽風潮,辦公室、咖啡廳、街角巷尾隨處可見綠色植物的蹤跡,所以這次市集上有很多販售盆栽的攤位。可以讓民眾將自然進駐生活環保愛地球不只是口號,更可以妝點空間又能讓室內空氣更清新,一舉兩得。


除了療癒植栽與綠藝創作,市集現場還安排一系列音樂演出,包括榮獲2024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冠軍的淡水愛樂管樂團,以及多位人氣歌手和傳統音樂團體共襄盛舉,為活動增添溫馨與藝術氛圍。


臺灣農民組合協會執行長楊儒門指出,十多年來致力推動農夫市集,希望翻轉大眾對「農業只賣菜」的刻板印象,讓農民創意、市集文化與生活美學結合,讓農業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他強調:「這只是個開始。只要公部門願意支持,農業不只是生產糧食,更可以成為療癒心靈、創造生活美感的力量。」


首屆「植癒蒔光節」雖已告一段落,但其所展現的綠色魅力與全民共感的療癒力量,已在城市生活中悄悄種下一顆顆綠意希望的種子。未來,期盼此一綠療市集模式能在更多城市場域開花結果,讓「農業也能很潮」、「療癒也能很市集」成為新北市甚至全台的新生活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