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公視台語台文學走讀節目《文學跳曼波》本週由主持人柯大堡拜訪作家吳錦發,這次不僅走讀吳錦發的故鄉高雄美濃,也特別走訪武德殿日本劍聖宮本武藏第11代宗家(傳人)陳信寰老師交流劍道,吳錦發以「劍道讀心」來比喻寫作,他認為文學猶如劍道就是讀讀者的心,精闢闡述了文學創作的深層哲理 。《文學跳曼波》跟著吳錦發老師走踏文學地景高雄,不僅透過作品認識高雄,更是深度走訪他的文學與人生軌跡,!
這趟高雄文學之旅,主持人柯大堡跟隨吳錦發老師回到其故鄉美濃。兩人漫步於菸樓之間,品嚐道地的美濃粄條,回顧吳錦發著名的成長小說《青春三部曲:閣樓‧春秋茶室‧秋菊》,客家電視台也曾以此為文本改編電視劇《菸田少年》,並在美濃拍攝。吳錦發特別提到,故鄉美濃是他筆下許多故事的靈感來源,例如他曾將菸樓的「半樓仔」寫成小說〈閣樓〉,象徵青少年隱密、性覺醒的私密空間 。小說呈現在少年心理的變化、性的啟蒙、英雄主義式的受挫,同時描繪了美濃的變遷。
在節目中,吳錦發老師也與主持人柯大堡一同重返他的母校-高雄中學,兩人穿上雄中制服,彷彿回到17、18歲的青澀時光。吳錦發老師表示,高雄中學對他而言是「民族熔爐」,學校匯聚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等多元族群,他在這裡學會了自由與包容。「高一的校長王家驥,我永遠感激他。我第一個禮拜來上學,朝會完校長還在演講,學生鼓掌叫他下來,朝會結束,學生並沒有因此受到懲罰。這件事讓我知道什麼叫做自由。」,柯大堡也特別找到吳老師第二十九屆的畢業紀念冊,其中一段自我介紹寫著「有『為萬世開太平」之志』」,回顧這段青春歲月,吳老師說自己當年很臭屁,覺得自己讀了像《孫子兵法》這樣非教科書的閒書,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全世界的所謂成年禮,是以一個肉體在精神的懲罰為終點,這點在自己的小說中也能窺之一二。
吳錦發老師中晚年後對於創作也有新的人生體悟。長年練習劍道的吳錦發,認為無論劍道還是文學,都是內心的事,他以「劍道讀心」來比喻寫作,他認為劍道要讀對手的心,文學就是讀讀者的心,精闢闡述了文學創作的深層哲理 。
而他沉寂十多年後,出版的《人間三步》,則是他「在自己一個人的教堂,對自己做的告解」之作。有別於「青春三部曲」的成長敘事,這部小說則以親情、友情、愛情,三種感情區塊去反省自己的人生,也呈現他進入中年到步入老年的心路歷程。
這次走讀也特別與高雄文學館合作,館內收藏吳錦發老師早期小說、詩、散文等著作。《文學跳曼波》跟著吳錦發老師走踏高雄,不僅透過作品認識高雄,更是一段走進作家生命歷程的旅程!
公視台語台《文學跳曼波》為全台首創全臺語文學外景節目,介紹的作家橫跨日治時期到近代年輕作家,更包含客籍及原住民、西拉雅族作家等,外景團隊隨著作家的地景書寫與作家一起走訪了高雄紅毛港、西子灣、美濃、鹽埕埔以及台南七股、官田、關仔嶺以及嘉義雲林沿海地區等南部文學地景,並上山下海至東部花蓮縣卓溪鄉深山部落、新竹縣五峰鄉泰雅部落以及搭船出海至花蓮外海等地拍攝。
製作人潘惠華表示,節目除了像一般行腳節目上山下海走進文學書寫場域外,更將傳統歌仔戲、布袋戲搬上螢幕,甚至巧妙地將台語詩與流行音樂饒舌(Rap)結合,潘惠華強調:「我們希望透過各種跨界合作,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文學體驗。」節目每週二晚間九時,在公視台語台14頻道播出,希望大家能從文學視角看見台灣社會脈動,而這些作家的書寫主題更是多元,讓主持人帶領觀眾跟著作家上山下海,進書房也進廚房,展現出台灣文學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