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川普再揮關稅大旗!進口藥品恐課200%關稅 銅也被點名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CNBC》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美東時間)在內閣會議上公開表示,計劃對進口藥品徵收高達200%關稅,但該措施將不會立即實施,預計將有一年至一年半的緩衝期,讓藥廠「有時間把事情做好」,意指將製藥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

這個消息震撼市場,不過藥品類股反應冷靜。投資機構Leerink Partners分析師賴辛格(David Risinger)認為,市場初步反應穩定,是因為關稅並非即刻上路,且最終是否真的實施尚有變數。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隨後對媒體證實,目前針對藥品與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將於月底完成,屆時川普將決定是否正式啟動高關稅政策。此條款依據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允許政府以「國安理由」對進口商品施加限制。

美國藥品產業最大遊說組織PhRMA對此回應:「對藥品課徵關稅,反而會降低美國本土投資,對患者與未來治療創新造成傷害」。PhRMA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施萊弗(Alex Schriver)直言:「每一美元的關稅支出,都是不能投入美國生產與研發的一美元」。

儘管目前包括:禮來(Eli Lilly)、嬌生(Johnson & Johnson)及艾伯維(AbbVie)等藥廠,已逐步將部分製藥生產轉回美國;但業界普遍認為,貿然實施藥品關稅恐導致藥價飆升、供應鏈中斷,甚至可能出現藥品短缺等風險。

川普政府過去多次使用關稅作為「製造業回流」的槓桿工具,藉此向企業施壓。自今年4月起,美國已對藥品啟動「國安關稅調查」,近日這番言論是川普針對藥品關稅最具份量的聲明;縱使川普過往對關稅議題捉摸不定,對業界的影響仍不可小覷。

川普於同場會議上也宣布,將對銅(copper)進口課徵50%關稅,並預告後續還將加碼對半導體與藥品的課稅,可能牽動全球科技與製藥供應鏈。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二在白宮內閣會議中表示,美國今年迄今已累積約1,000億美元關稅收入,預計至2025年底總額將突破3,000億美元,主因正是川普所推動的新一輪貿易戰與全方位關稅政策。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補充說明,貝森特所提的「3,000億美元」為2025年12月31日的目標,非政府會計年度(截至9月30日)計算基準。若要達到此數字,等同下半年需快速提升徵收效率,顯示白宮可能即將實施更大範圍、更高稅率的關稅措施。

Related Posts

1 of 3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