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尚未落幕,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先預告將以「刑法100」伺候在野黨立委,稱他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又是一番真心假意難辨的狂言,因為如果為真,不但大大打臉賴清德總統,也將讓台灣民主嚴重倒退。如果是柯個人誇飾,他為何要栽贓執政黨包藏禍心?台北市長蔣萬安直問:「民主是要往前走,還是往後退?」諷刺的是,這也是賴總統曾有的叩問。
1992 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100條」修正案,正式解除言論自由枷鎖,堪稱台灣推動民主運動、保障言論自由的重要里程碑。這樣的成功,高舉民主標誌的民進黨前輩多有參與,也引以為傲。然而,帶領民進黨黨團的總召柯建銘,竟然想要一腳把這樣的成就踢開,罔顧民主前輩奔走奉獻,就要這樣在一場大惡罷的政治鬥爭中,讓台灣民主進程往後倒退?
柯建銘一句「刑法100條」伺候,意即「內亂罪、叛國罪等著你」,等同宣告,凡挑戰執政者者,概屬雜質,當予剔除。這不只是對國民黨立委的恫嚇,也是對所有異議者的無差別恐嚇。藍委羅智強爆料,聽過柯揚言把在野立委「通通關起來、送土城」。若此言屬實,豈非赤裸裸的國會清理,獨裁野心毫不遮掩。台北市長蔣萬安則酸柯建銘打臉向來主張廢除刑法100條的民進黨及總統賴清德。
一如當初柯預告,賴總統將在大罷免之前壓軸上場,綠委王世堅急幫滅火。這次王同樣稱這應該是柯「口誤」,強調「刑法100條已是過去式,民主不可能走回頭路」。柯預告總統將「壓軸助攻」罷免,結果賴清德果真親上火線;今日他再放重話,誰能保證執政黨不再照本宣科?又或者,柯的發言就是執政黨意圖一黨獨大的劇本橋段。
此刻,執政黨應當正忙著在全球鋼索上求生,川普首波對等關稅名單未列台灣,外界憂心下一輪恐難倖免;國內則高喊電力吃緊、物價飛漲。蔣萬安提醒:「民眾關心的是關稅衝擊與供電穩定,不是執政黨的政治算計。」可執政者偏要把有限的行政、立法能量投向「為罷免而罷免」,甚至預留「司法清算」的暗門,與民生經濟背道而馳。
柯建銘的「刑法100條」幽靈,折射出民進黨內部深層的權力惡習:把異議者貼上「中共代理人」標籤,再用國安、反滲透、內亂之名塞進法網。從藝人、網紅到在野立委,紅帽子滿天飛,不講比例原則,只講「政治需要」。昔日誓言「推倒白色恐怖高牆」的人,如今竟想在牆外築起更高的綠色圍籬。
柯建銘到底是老驥伏櫪,等著收割國會席次當立法院院長,還是真的老番顛?如果這樣的發言是他個人荒腔走板的謬論,已足以撻伐。更令人擔心的是,若荒謬成真,笑話就會變成泣血的歷史。王世堅說「不可能發生」,社會卻不能單憑一句「不可能」便輕放。面對汲汲於威權復辟復辟威權的政黨,我們只能用選票予以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