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單身外食族 吃飯這樣點 外食也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每天吃外食真的很方便~但你是不是越來越常覺得累、沒精神、腸胃卡卡?其實現在超過8成台灣人都靠外食撐三餐,尤其單身族群(自己住、未婚、頂客族)幾乎天天吃外面~但吃得快、吃得簡單往往蔬果不足+水果缺席,久了就會變成所謂的亞健康狀態:便秘、水腫、沒精神,看起來沒病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根據統計,台灣單身戶比例達22% 超過660萬人!與日本(32.4%)、韓國(23.9%)並列亞洲外食大國,奉上外食怎麼點5個關鍵原則+常見店家搭配法

小吃店可以這樣選

滿分組合:滷雞腿+滷豆腐+燙青菜+蚵仔湯
→ 蛋白質+膳食纖維+清爽湯品一次到位,少油少鹽又飽足

湯類選清淡型 例如蚵仔湯、貢丸湯 搭配非油炸的主食最剛好

自助餐這樣配

典型均衡盤:蒸蛋+地瓜+白飯+兩樣蔬菜
→ 打造 1 蛋白質+2 蔬菜+1 澱粉的黃金比例

澱粉建議選地瓜、糙米,替代炒飯、油麵更輕盈

便利商店這樣搭

快速均衡餐:無糖豆漿+舒肥雞胸+蔬菜沙拉或燙青菜盒
→ 高蛋白+好脂肪+低糖清爽,是外食族的營養急救包

若能多搭一顆茶葉蛋或滷豆干 營養更完整!

那每餐其實吃 2~3份蔬菜,每一份大約一個拳頭大約100g,以非澱粉類蔬菜為主如青花菜、地瓜葉、青江菜、紅椒等,不只是讓腸道動起來,還有助皮膚穩定、提升代謝,建議至少一半為深綠色蔬菜(含更多鉀、葉酸、鎂),主食的部分會推薦,糙米、蒸地瓜、全麥飯糰、燕麥飯,盡量避開炒飯、油麵、奶油焗烤麵、白吐司,因為選擇低GI(升糖指數)主食幫助穩血糖、不易暴飲暴食,還可以降低油脂堆積,控制總熱量攝取,再來是優先挑原型食物,像是魚肉、蒸蛋、雞胸、毛豆、嫩豆腐、燙青菜。

盡量避免 香腸、熱狗、炸雞塊、火腿、培根,因為減少添加物(如防腐劑、亞硝酸鹽、反式脂肪),可以降低發炎指數,有益腸道菌相與免疫系統,烹調方式越簡單最好,蒸、煮、燙、水煮、滷、煎,這幾種方式主要是少油,建議少碰油炸、三杯、焗烤、紅燒、糖醋等重調味,因為少油少鹽料理能減少熱量與鈉攝取,吃完較無負擔、不容易水腫或腸胃不適。

每餐一定記得要有優質蛋白質,營養師私推好蛋白像是魚肉(鯖魚、鱈魚)、高蛋白、低脂肪 鯖魚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抗發炎、保護心血管,鱈魚屬於白肉魚,脂肪更低、味道清淡好消化,雞蛋(蒸蛋、水煮蛋)完整蛋白質來源(含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黃含有卵磷脂、維生素D、葉黃素,熱量不高、飽足感高是減脂者好夥伴,豆腐、豆漿、毛豆(植物性蛋白代表),它富含大豆蛋白、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幫助維持女性荷爾蒙平衡、保骨質,毛豆還含有膳食纖維與鉀 有助排鈉、控制血壓,蝦擁有高蛋白、低脂肪,熱量低但營養密度高,含鋅、硒、維生素B12有助免疫與神經功能,胺基酸組成佳 利於修復與生長,舒肥雞胸,雞胸是高蛋白、低脂肪首選
舒肥烹調法保留水分、不易柴 更容易入口,富含維生素B群 有助代謝與能量轉換,鵪鶉蛋,雖小但營養密度高,蛋白質含量與雞蛋相當,富含鐵、維生素B群適合補血與抗疲勞,體積小方便控制份量與熱量攝取。

營養師貼心提醒:一個人生活雖然自在,但飲食千萬別隨便,養成正確的搭配觀念,外食也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Related Posts

1 of 3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