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務處長陳明錚簡報說明。(圖/記者張建奎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建奎/新竹報導】
新竹市府今(10)日舉辦「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交通改善施政成果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交通處長倪茂榮及工務處長陳明錚向外界報告,新竹市議會市議員張祖琰、李國璋也出席發表意見。此次記者會向市民報告,自高市長上任以來交通改善與道路建設的重大進展,包含爭取中央補助改善行人環境、瓶頸路口、道路安全、智慧交控等,同時優化大眾運輸服務,推動停車管理智慧化等措施,逐步實現交通暢行願景。
市長高虹安上任後,新竹市政府秉持「交通暢行、宜居永續、幸福友善」三大核心理念,積極推動交通建設、道路優化與人本空間改善等政策,致力打造一座安全、順暢、宜居的新竹市,市議員張祖琰表示,自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展現出積極務實的態度,努力突破過去的困難與瓶頸,帶動城市各方面的轉變,令人印象深刻。
李國璋議員指出,自高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針對東區通往園區的整體交通動線,透過有效的分流與管制措施,已有顯著改善,而備受關注的慈雲路空橋工程,也將在完工後大幅提升新竹科學園區周邊交通的順暢度,並呼籲市民朋友在施工期間多加體諒與配合,一同攜手迎接更加便捷與安全的城市交通環境。
邱臣遠表示,高市長上任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市府團隊透過以大方向改善整體交通環境,跨局處推動「道安五環」,降低整體事故風險,114年1月至5月交通事故與113年同期相比,A1死亡人數減少30%,A2受傷人數減少4.9%,顯示交通改善已逐步展現成效,上半年也達成交通部所訂較112年減少15%交通死亡事故的目標。高市長上任後,立即成立交通改善小組,已召開27次會議,並以務實態度與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共商竹市交通改善。在112年8月竹市全國首創智慧裝卸貨車格,引進智慧停車柱及科技執法,也擴大至竹市學校家長接送區,解決占用的問題及提高週轉率,目前全市智慧停車柱累計建置1,381席,此外,也跨單位合作與稅務局、警察局、新竹監理所及監理站成立「新竹市淨牌群組」及「欠稅拖吊群組」,經由開單系統偵側到車牌黑名單即通報並查扣欠稅大戶、註銷或偽造號牌車輛。
邱臣遠說,市府帶頭邀請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推動桃竹竹苗通勤定期,規劃4種方案,最便宜「竹竹月票288元」,112年10月2日上路以來,累積購買人次超過50萬人次,運量累積超過2,100萬人次,整體公共運輸運量成長41.8%,連動也讓竹市YouBike使用人次從每月7萬人次,成長至18萬人次,目前全市累計共108站,今(114)年底前將再新增7站,讓全市站點達到115站,且再增購100輛電輔車;此外,市府也與GoShare合作,引進500輛電動共享機車,提供市民多元交通運具選擇。
交通處表示,自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竹市交通改善月月有亮點、季季有績效,市府向交通部爭取新竹縣市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合作推動國道1號智慧交通發展計畫,在113年9月正式啟動,平均旅行時間減少達18%,也克服困難完成長度160公尺的高峰路拓寬工程,從1車道增加為3車道,新設3公尺寬的人行道,有效分散進出園區的壅塞車流,提供行人友善空間。
交通處也表示,為舒緩市區停車需求,市府闢建成德一街、武陵路橋下、武昌街及警察宿舍等臨時平面停車場
,園道五地下停車場也在114年2月正式啟用,提供246格汽車位;西大路立體停車場預計在今年12月底啟用並可提供284格汽車位及261格機車位,而延平地下停車場工程目前辦理細部設計作業中,預計於明(115)年初開工,提供247格汽車位。高市長上任後也帶領交通處成功爭取交通部「公共充電樁補助計畫」超過1億元補助經費,預計於年底前,在全市完成268槍電動車充電樁的建設。
工務處表示,在道路建設的部分,截至今年6月台一線替代道路(118線至台68線)工程進度已達15%,預計在116年4月底完工。頭前溪替代道路工程的都市計畫變更案,已提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中,接下來將持續推動相關作業,確保工程順利進行。經國大橋交通改善工程已完成細部設計,預計在今年7月中旬送交國土署審查,待審核通過,工程即能順利推進。
此外,台61鳳鼻至香山段新建交流道工程將衝擊南寮舊港觀光生態,市府支持台61高架道路工程,也成功爭取中央承諾暫緩交流道計畫,為竹市朋友保留住南寮的海岸天際美景。
市府補充,市府亦協調或完成多條道路新闢,包括慈濟、慈祥、關新路延伸段、東科路、富禮國中通往中華路5段道路等,將繼續秉持著市民的期許,努力推動各項道路、交通政策,讓完善軌道運輸交通網絡逐步落實,以解決竹市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