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環保局14日表示,臺北市每年約有900件的不明噪音稽查案件,平均每天有2件以上需派員稽查。該局依據過往稽查經驗指出,不明噪音主要來源為馬達、室外機或蜂鳴器,且因為聲音出現時間不固定,不容易查獲。該局建議民眾如發現不明噪音,可即時錄影、記錄好發時間並先行勘查可能位置,如需環保局協助,提供上述資訊給稽查人員並會同查察,以增加找出不明噪音來源的機率,解決困擾。


環保局表示,不明噪音主要為供水的加壓馬達、空調室外機等設備運轉異常造成,這類設備多數裝設在昏暗複雜的防火巷或是高樓的外牆,並非24小時運轉,且聲音透過空氣傳遞及周遭建築物的影響,會有反射、繞射及折射的現象,再加上環境聲音的干擾,不易查獲。另外這類設備因為都裝在屋外,民眾不易察覺自己家的設備異常,成為噪音擾鄰的來源。


環保局說明,為了居住品質,新建住宅有許多機電設備,例如電梯、消防、給排水、通風、監控及發電系統等,這些系統多為自動化設備,如果設備發生異常時,蜂鳴器會發出警報音,環保局曾經為了尋找高樓不明警報音多次稽查,甚至與民間儀器公司合作利用聲學攝影系統,雖能定位警報位置,但因音源隱藏於建物天花板夾層內,最後是清洗高樓外牆人員作業時發現聲音來源,由大樓總幹事調閱管線圖發現是高樓管道間的瓦斯住警器異常,更換後才解決困擾居民許久的問題。


環保局提醒,馬達、室外機、機電及管線設備因長年運轉損耗或電路異常,會產生異音或警報聲,可能導致耗電、機殼漏電及停止運轉的情形,一般住戶及物業管理單位應了解建物相關設備所在位置,平時應做好例行維護,避免不明噪音造成自己及周遭鄰居困擾。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市每年900件不明噪音案 環保局籲民眾錄影蒐證助查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