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鼻子一擠「滿滿油絲」這不是粉刺!專家:別亂擠

食品藥物管理署旗下的化粧品粉絲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近日發布貼文,詳細解析三種常見的毛孔現象:皮脂管絲、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該帖文旨在提高公眾對皮膚保健的認識,並糾正一些常見的誤解。

首先,TFDA指出,許多人在使用鼻貼後拔出的物質並非粉刺,而是正常皮膚代謝形成的「皮脂管絲」。皮脂管絲外觀呈灰白至淡黑色,形狀細長如油脂絲,是由正常皮脂與角質氧化而成,屬於皮膚的自然代謝現象。由於皮脂管絲並非病理性問題,TFDA建議避免頻繁擠壓,並以清潔與控油來保持毛孔健康。同時提醒,誤將其當作粉刺瘋狂拔除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

關於黑頭粉刺,TFDA解釋其外觀為黑點,常見於鼻頭或下巴。形成原因是毛孔堵塞的皮脂與氧化角質堆積,擠出後外形呈角栓狀。由於黑頭粉刺屬於毛孔堵塞問題,建議以定期去角質及溫和調理的方式改善,避免過度清潔導致刺激或反黑。

至於白頭粉刺,TFDA描述其呈白點且微微凸起,通常伴隨輕微發炎。形成原因是毛孔堵塞但未開口的皮脂與角質。擠出形狀類似白色小米粒,且較難擠出。TFDA建議使用溫和的角質代謝與控油產品搭配調理,避免強行擠壓引發發炎或痘痘。

TFDA強調,了解毛孔現象的差異並進行正確保養,才能有效維持肌膚健康,避免不當清潔或擠壓造成皮膚問題。專家建議,對於各種毛孔現象,應採取適當的護理方式,而非盲目地進行擠壓或過度清潔。

此外,TFDA提醒公眾,保持良好的皮膚衛生習慣、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等生活方式,也是維護皮膚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時,若遇到嚴重或持續的皮膚問題,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Related Posts

1 of 3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