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中國上班族月薪砍24% 下班兼差外送成「新常態」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公布第二季GDP年增5.2%,但在出口動能撐盤下,內需持續疲弱,導致薪資下滑與延遲發薪等問題層出不窮。根據《路透》報導,目前當地有越來越多中產上班族,被迫下班兼差送外賣維生,展現出「表面亮眼、底層告急」的雙速經濟結構。

中國國企員工張進明(化名)今年月薪從人民幣5,500元砍至4,200元(約新台幣1.9萬元),為補貼家計,他每晚下班後騎電動車送餐至深夜11點半,每晚收入約60至70元,週末照常上線。張進明坦言:「國企員工兼差外送,在朋友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只能祈禱別撞見熟人」。

張進明所屬的國營房地產公司受業績衰退拖累,被迫大幅裁員降薪,現況是不僅收入變少,還得接手辭職同事的工作量。張進明無奈表示「生活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但不做不行」。

類似案例遍布中國各地,廣西崇左市一名28歲的黃姓教師表示,學校已經兩三個月未發薪,目前「只能靠父母接濟」。安徽臨泉縣雲姓女教師透露,自己的月薪僅剩基本薪資3,000元(約新台幣1.3萬元),績效獎金一再延遲入帳,「繳完油錢、管理費,剩下的根本不夠買菜」。

專家指出,這些情況與中國近年重出口、輕內需的政策導向有關。工業利潤持續下滑,企業為削減成本紛紛減薪、拖欠應付帳款,特別是在政府持股比重高的汽車、電子、公共事業等產業。根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電腦通訊與汽車產業應收帳款分別年增16.6%與11.2%,顯示產業流動性吃緊。

與此同時,在中國與美國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許多當地企業正陷入「出口數字漂亮、現金流吃緊」的矛盾之中。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亞太區資深經濟學家曾林(Max Zenglein)形容,中國當前就是「雙速經濟」:出口與製造擴張迅速,內需與消費卻持續疲弱。

上述狀況導致消費者更傾向延後支出,江蘇餐飲業一名20歲女員工黃婷婷表示,她所任職的餐廳自4月起業績驟降,老闆要求員工每月放4天無薪假,最終她選擇離職;但與過去可在兩天內找到新工作相比,如今求職數週仍無下落,甚至單一職缺有十人以上競爭,職場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

儘管中國政府喊出提振內需、擴大消費,但在地方財政緊縮、國企降本增效、就業市場惡化的壓力下,內需端的信心層面仍顯薄弱,恐怕成為中國下半年經濟最大隱憂。

Related Posts

1 of 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