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傳統市場成功吸引年輕二、三代回流經營,為傳統市場開創嶄新局面。 (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竹北市公所積極翻轉擁有55年歷史的竹北傳統市場,從環境整潔、動線美化到攤鋪改造、風格升級、打造IG熱點,成功讓過去人潮漸少的市場重拾人氣,也吸引年輕二、三代回流經營,為傳統市場開創嶄新局面。
▲竹北傳統市場成功吸引年輕二、三代回流經營,為傳統市場開創嶄新局面。 (圖/記者蔣彤雲攝)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全台傳統市場普遍面臨客源流失、客群斷層的挑戰,竹北也不例外,許多年輕人傾向選擇距離近、時間彈性的大型生鮮賣場。但相較之下,傳統市場擁有人情味濃厚的互動環境、蔬果肉品新鮮,且長輩採買更為便利,這些都是無可取代的優勢。
鄭朝方指出,竹北市場位於國有學產地與民宅之間、覆蓋於鐵皮屋下,改造過程充滿挑戰,市公所團隊決定從最基礎的環境整潔與動線美化開始,將過去被視為劣勢的空間條件,轉化為焦點與文化魅力,除進行太子樓修繕、通風優化與場域活化外,也廣發英雄帖,介接年輕創業者與二代創生者進駐太子樓廊道。
為提升整體市集形象,竹北市公所著手攤招美化,由於市場由鐵門式店鋪與開放式攤位組成,首先針對86個鐵門式店鋪進行試點改造,以「無印風」設計語彙進行招牌統一與風格優化,營造出簡約、溫潤、帶有文青氣息的全新市場氛圍,成功吸引年輕人駐足採買,市場自治會會長曾文正信心十足表示,竹北市場曾於111年獲頒經濟部「四顆星優良市集」認證,今年將全力爭取「五顆星」榮譽。
「人潮就是錢潮!」改造帶來了實質成果,包含客人回流、增加年輕菜籃族等,攤商普遍反映業績平均成長三成,不少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年輕二、三代,看好竹北市場正釋放前所未有的能量與活力,紛紛選擇返鄉接棒,這也讓原本憂心後繼無人的第一代,放下心中大石、重燃希望。
鄭朝方市長說,雖然初期推動時曾遭遇部分攤商觀望甚至抗拒,但隨著市場面貌煥然一新,原本猶豫的攤商也紛紛表示後悔,主動爭取加入下一波的改造行列。